中樂創作的泉源與美學觀
文:周凡夫
現代中國音樂的創作泉源來自各方面,由此亦帶出很不同的美學觀,欣賞時也就要從不同的角度層面去切入,才較易掌握得到不同樂曲的精髓所在。這場音樂會選奏的四首原創樂曲,都有不同的創作泉源和美學,且分別談談。
中和之美與中西方相融羅麥朔以組曲形式寫成的《胤禛美人圖》,四個樂章各以三個段落構成,對應的是清宮舊藏的《雍正十二美人圖》,這十二幅美人畫圖也就是這部作品創作靈感的泉源,這是將中國傳統書畫,特別是傳統的仕女圖的審美觀,轉化為音樂,用聲音描畫各幅美人圖的內容。聲音的「描畫」重點當然和圖像不同,重點在於以音樂將圖像的美感,轉化為音樂上的美感,也就是音樂風格上的美的追求,那可是一種文人畫的中和之美,講求的是和諧、抒情;這首以美人圖為名的樂曲,更特別強調中國音樂旋律之美,那可是採用較接近中國傳統文人音樂中追求的「清、微、淡、遠」風格的美學觀的音樂。
根據冼星海抗日時期所寫《黃河大合唱》再創作的《黃河》鋼琴協奏曲,創作的泉源除了原來的大合唱已結合的民間船工號子、民歌音調,和語言音韻的特色外,改以大型民族樂團和鋼琴來演奏,便更突出中國民族樂器的色彩,鋼琴亦成為發揮這些泉源的工具,這正是二十世紀前後,西方文化開始融入中國文化形成的中西方音樂相融的美學觀。
現代美學與粗樸純真至於青年作曲家王丹紅的兩首作品創作的靈感泉源,則截然不同;揚琴協奏曲《狂想曲》的創作泉源來自打破傳統的現代思維,結合現代流行樂節奏,以西方狂想曲風格來創作的手法;追求的是創新突破,是很典型的現代美學觀。
至於王丹紅另外一首約半小時長的大型作品《太陽頌》,四個樂章的創作泉源都源自四川巴渝地區的民間音樂及勞動人民的生活,帶有仿如川菜般的濃洌香辣。首樂章〈踏江〉是鮮明節奏的吹打樂,加上進行曲般的節奏性音樂,展現巴蜀山水的磅礡氣勢;接著的〈挑山〉,起伏有致的挑夫勞動節奏,具有獨特性格的歌調,性格生動,鮮明突出,令人振奮;即使柔美抒情的第三樂章〈思念〉和前一樂章形成動與靜的對比,但思念之情經過發展,感情亦變得至為濃郁。最後以無比飽滿的情感帶入終章〈太陽頌〉,開始的寧靜主題,亦是源自四川民歌的旋律,末段鐘鼓吹打齊鳴的歌頌式音調,同樣混雜了民歌風。全曲展示的是粗獷磅礡,濃郁的氣質,那是一種質樸厚重,散發著泥土芬芳,揚溢著強烈生命力,是粗樸純真的美的展示,那正好與《胤禛美人圖》的中和之美相互輝映。
拼貼出一幅多姿畫圖
在現今「全球化」效應越來越明顯的情況下,不同地域、民族的風俗、藝術互動影響,日趨緊密快速,中國音樂的創作泉源祇有越來越廣泛,這場音樂會的四首作品的創作泉源,亦可視作為現今中國音樂創作泉源的一個縮影,將之安排在一場音樂會中演奏,也就拼貼出一幅多姿的中國音樂畫圖,欣賞時既可將各曲獨立欣賞,但亦可將之視為是一幅拼圖來看,那可會有另一番不同的景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