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港幣$160
陳明志 主編
2003
港幣$160
陳明志 主編
查詢電話:(852) 3185-1600
編者序
自1919年大同樂會正式成立,中國民族管弦樂團的發展至今已近一個世紀,且無論在樂團組建和曲目的累積,均有不少令人鼓舞的成績。這可說是凝聚了幾代中國器樂藝術家的心血,也是二十世紀中國新音樂文化的碩果。
然而,隨著社會生態環境的改變,民族管弦樂已漸從一般文娛生活化的演練生活,演變為音樂殿堂的正規化表演;而欣賞音樂會的觀眾族群,亦從娛樂捧場、看熱鬧的休閒場面演變為購票入座的文化消費行為。因此,在文化消費市場的多元競爭勢態中,音樂的自主性亦受到票房結果的嚴峻考驗及受其牽制。於是,如何平衡民族管弦樂,以至中國器樂在藝術性、社會性、市場及在轉型中的文化消費模式間的關係,從而開拓新的局面,已成為各樂團當前急需面對的課題。
香港中樂團藉著「世紀中樂名曲選—二十世紀最受樂迷歡迎中樂作品選舉」活動,特意舉辦「探討中國音樂在現代凡生存環境及其發展」座談會,並邀請國內外民族管弦樂界的以及香港著名的音樂家就樂隊歷史發展、創作體會、觀眾市場的研究、樂種模式、當代審美需求,樂器改革及實踐等問題,一起分享、探討和以及能展望各項的解決辦法。
本論文集所記座談會,乃香港中樂團主辦「世紀中樂名曲選」揭曉音樂會前後舉行的活動,同時亦是繼在1997及2000年主辦的「中國民族管樂發展的方向與展望」及「大型中樂作品創作」研討會後第三次的國際研討及交流盛會。會期於2003年3月21日至24日間假香港文化中心舉行。
座談會為期三天,分四節舉行,主題計有「探索大型中樂合奏藝術在現代觀眾藝術審美需求的必要性」、「大型中樂團管理機制與觀眾互動的環境要素之探索」、「中國民族管弦樂的國際代與國際化時代的中國民族樂器的製作、改良」、「縱向看中國音樂—中國音樂各類音樂的傳承及變異」等。會內各嘉賓及與會者均暢論滔滔,紛陳高見,在在表現出對推動中國器樂文化又或改善民族樂團營運環境的高度摯誠和迫切。雖然各地樂團的文化環境及地位不一,但深信各熱心人士的意見和探索研究,對今後民族管弦樂及樂團的發展必定有莫大的裨益。
此論文集乃此次座談會的文字記錄總集,內容按發表時序分為四大部份,而其中的交流與討論紀錄則分置在各有關論文後。附錄部份則收錄了有關「中國民族樂隊」、「世紀中樂名曲選」的文章,以及香港中樂團委約香港理工大學進行的觀眾意見調查結果簡報。
礙於人手有限,加上座研會與會者發言用的普通話口音及用語紛陳多彩,整理需時,至延近一年論文集才告完成,其中有錯漏及未善之處,望各同行好友多多包涵見諒!
這本論文集得以滙編完成出版,實有賴香港中樂團理事仝人、藝術總監閻惠昌先生、行政總監錢敏華女士的信任與支持,陳真怡、黃嘉茵小姐在校閱稿件方面的協助,以及節目部鍾珍珍及李翠紅女士為統籌工作付出的辛勤努力,在此謹向各位致以萬分的謝意。
座談會論文集主編
陳明志
2003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