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香港中樂團內地巡演  曲目介紹

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香港文化周(1-3/11)

及「香港節2019─藝匯上海」開幕演出

「都會交響」

1/11/2019 (五) 晚上7:30

上海 - 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主廳

 
將軍令 古曲 彭修文編曲                                                                              
音樂素材原為戲曲中作開場音樂和為擺陣等場面伴奏的曲牌,是流行於江南傳統的蘇南吹打樂。樂曲中鼓號齊鳴,樂聲振奮。粗獷宏亮的嗩吶和豪放的鑼鼓相鳴奏,氣勢宏偉,表現了千軍萬馬簇擁著主帥得勝歸來的熱烈場面。 
 
編曲者在配器上運用了「粗吹鑼鼓」和「細吹鑼鼓」的多種音色演奏層次的手法,使音樂波浪迭起,更富立體感。樂曲另一個重要對比手法是採用了中國民族音樂慣用的「借字」轉換宮調,以清角為宮轉入上四度宮調系統的手法,色彩明亮而有新鮮感。

 


古槐尋根 趙季平曲                                                                          
諺語︰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
 
引子與尾聲是那綿綿思緒的呼應,深情優美的慢板表達了對故鄉的真摯眷戀,情趣盎然的中段小快板則形象地刻畫了遊子返鄉的歡樂場景。
 

環保胡琴與樂隊 大樹 伍卓賢曲 (香港中樂團委約/上海首演)

第一樂章:小島(中胡)

第二樂章:燈火(二胡)

第三樂章:火龍(高胡)

第四樂章:守望(二胡)

我家附近有許多大樹。我覺得他們多年來歷盡風雨,見證著時代變遷,陪伴香港走過高低起跌,依然充滿生命力,屹立不倒,所以我以《大樹》為這作品命名來配合香港中樂團 40 周年樂季揭幕音樂會「心繫香港 40 年」的主題。當時的版本是以中胡、二胡、革胡、三弦和嗩吶為主奏樂器,後來我把它改為由高、二、中胡協奏,是為今晚大家聽到的版本。此曲分為《小島》《燈火》《火龍》《守望》四個樂章,以樂團研發的環保高胡、環保二胡與環保中胡演奏。從簡樸到繁盛,最後以反思和希望作結。
— 伍卓賢

* 合奏版本由香港中樂團委約創作,並於 2017 年9 月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的「心繫香港40年」音樂會中作世界首演,指揮閻惠昌。


伍卓賢* 作曲 
音樂創作人、製作人、笙演奏家及無伴奏合唱藝術家。
 
伍氏為香港小交響樂團首位駐團藝術家、新融合音樂組合「SIU2」音樂總監及無伴奏合唱劇團「一舖清唱」聯合藝術總監。伍氏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音樂係,主修作曲。其後到東京國際基督教大學研修日語及荷蘭 Codarts 修讀爵士樂。
 
2012 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年度最佳藝術家獎」、2013 年及 2009 年分別憑雙笙協奏曲《在這城崩壞之前》和合唱劇場《石堅》取得 CASH 金帆獎最佳正統音樂作品獎。2014 年憑合唱作品《我唱出了世界的聲音》獲 CASH 金帆獎最廣泛演出獎(正統音樂)。
 
伍氏曾為不同藝術團體及歌手創作音樂,主要管弦樂作品有笙協奏曲《七月》(中樂)、民族管弦樂《唐響》、爵士鼓協奏曲《飛》、雙笙協奏曲《在這城崩壞之前》及敲擊樂協奏曲《白》等。
 
其他作品包括大型舞劇《倩女幽魂》《白蛇》《弟子規》一舖清唱 x 香港中樂團「中藥還需中樂醫」一舖清唱合唱劇場《香•夭》《阿飛正轉》《維多利雅講》、麥兜電影《當當伴我心》、合唱作品《在我們長大之前》《我唱出了世界的聲音》《音有愛》《耳在天堂》等。流行曲作品包括張敬軒《櫻花樹下》《百年樹木》、陳奕迅《開不了心》等。

 

* 相片鳴謝:Andrew@CoffeeHouse



悲調 朱踐耳曲                                                                           


這首樂曲,一開始那持續的固定低音,彷佛是踉蹌的步態和不平的心態。在這背景下,出現一個淳樸而悲切的主題。先是獨奏(一人訴說),以後是齊奏(眾人訴說),同時還隱約出現兩個副題,一高一低,作為陪襯。


這個悲調主題,在十二個不同調性上共出現了十二次,由單一調性到雙調性、三個調性的重迭,情緒愈來愈激動,在高潮的頂點時,悲慟欲絕,呼天喊地,達到了天怒人怨的氣勢……。最後,猶如餘音繞樑,在一聲長歎中漸漸消失。


— 朱踐耳
* 此曲由香港中樂團委作,並於 2006 年 4 月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行的「中英對話」音樂會中作世界首演,指揮閻惠昌。
 
** 本首樂曲使用之特色樂器:塤(孫永志)

 


四件樂器與樂隊 下一站月球 伍敬彬曲 (香港中樂團委約/上海首演)
 
事實部分:中國探月工程第二階段落月計畫嫦娥四號著陸器 2019 年 1 月成功登陸月球,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陸。
 
幻想部分:玉兔二號月表車隨後窺探到月背表層底下有寬廣的空間,在隨後的第三及第四階段的落月計畫中,在月球的不同地方用熱能探測器探測到表層底下有少量物體在活動,進一步證實了月球底部有文明之說。航天部門決定,在中國首次載人登月工程會先用音樂與非地球人作首次第五類接觸,希望能表現出地球人的善意及藝術文化,而在載人登月火箭的名單中包括香港中樂團。
 
《下一站月球》這首樂曲集合了中西音樂文化中人類對月球的嚮往及祝福,樂曲在探索中國式的登月,與觀眾來一次有關月亮的中西音樂文化大兜亂。
 
此樂曲原版為中樂團與鋼琴四重奏,於 2019 年 7 月 12 日由香港中樂團與雅諾斯卡樂團於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的「雅諾斯卡遇上香港中樂團」音樂會作世界首演,指揮周熙杰。今晚的版本改編為四件樂器(二胡、高胡、揚琴、笙)與中樂團。
 
─ 伍敬彬
* 本首樂曲使用之特色樂器:骨笛(朱文昌)、巴烏(巫致廷)、簫(陳子旭、杜峰廉)
 
伍敬彬 作曲
 
伍氏活躍於古典及流行樂界,參與作曲、編曲、演奏、指揮、音樂總監及樂隊領班等工作。近年積極為香港及台灣業界創作中樂及管弦樂作品。伍氏亦為音樂哲學博士,深入研究中樂作曲法。
 
自幼習鋼琴、二胡及小提琴,90 年代受益於音樂事務統籌處及不同民辦曲藝社、合唱團、舞團、中樂團與管弦樂團的培養,中學時代開始編曲、作曲及即興演奏。先後就讀於香港浸會大學、澳洲墨爾本大學、瑞典比迪澳音樂學院及香港大學,師承於京君、Brenton Broadstock 及陳慶恩。在學期間其作品多次榮獲國際獎項,當中包括:2002 年憑《Merah Putih 紅白》(以同名印度尼西亞山地民歌為主題的交響樂作品)榮獲 3MBS 澳洲國家作曲家獎;2005 年開始為大型流行樂演唱會及流行樂專輯擔任演奏及編曲,曾參與國內外數百場演唱會;2014 年在陳慶恩教授的協助下完成博士論文,題為《從業者的視界:中國器樂合奏曲創作之路》(中譯)。
 

近年主要演出及作品包括:2019 年到台北為羅大佑新曲編曲及擔任錄音指揮;2018 年受香港政府所委托,創作視聽作品《改革開放四十年主題音樂》及擔任音樂監製,同年 4 月為張信哲與莫斯科管弦樂團於北京音樂廳的「歌時代 II」擔任整場音樂會編曲與指揮等;2017 年為大提琴家歐陽娜娜與保加利亞索非亞廣播樂團的協奏專輯《夢幻練習曲》擔任全碟編曲與指揮;2011 至 2018 年為國慶文藝晚會(香港)的大會音樂總監等。



小提琴協奏曲 梁山伯與祝英台 何占豪、陳鋼曲 吳大江編曲
 
樂曲創作於 1959 年。故事內容來自一個古老而優美動人的民間傳說,曲調以浙江越劇唱腔為素材,採用了西洋協奏曲中的奏鳴曲式,把中國民間戲曲音樂以交響化的手法表達,在當時是一個大膽的創新和成功的嘗試,被譽為「一個民族在藝術上走向成熟的標誌」。
 
第一部份 ─ 呈示部
樂曲開始,在輕柔的弦樂韻音背景上,笛子模仿鳥叫奏出優美動人的引子,笙接著奏出柔和抒情的旋律,展示出一幅風和日麗、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畫面。小提琴在明朗的高音區奏出詩意的愛情主題,然後與革胡的對答,比擬梁、祝在草橋亭畔結拜的情景,一段華彩樂段之後,引入活潑的回旋曲,獨奏與樂隊交替出現,輕快的節奏,跳動的旋律,生動地描寫了梁、祝同窗三載、同讀共玩、追逐嬉戲的情景。轉入慢板,愛情主題重現,描寫長亭惜別,依依不捨的情景。
 
第二部份 ─ 展開部
沉重的低鑼和緩慢、陰森的低音、驚惶的弦樂,展示了不祥的徵兆,悲劇的開始。獨奏用了戲曲的散板節奏,寫出祝英台不安和痛苦的心情。強烈的切分節奏,刻劃了英台誓死不屈的反抗精神,這是一個激烈的抗婚場面,纏綿悱惻的音調,如泣如訴,小提琴與革胡的對答,時合時分,把梁、祝互訴真情的情景,表現得淋漓盡致。
 
音樂急轉直下,運用了京劇倒板與越劇囂板(緊拉慢唱)的手法,表現英台在墳前問蒼天哭訴、悲痛欲絕、泣不成聲。在強烈的低鑼聲中,梁的墳突然裂開,英台毅然投入墓中,樂曲達到最高潮。
 
第三部份 ─ 再現部

美妙的笛聲,把人們帶入了神仙的境界,難忘的愛情主題再現,梁、祝化為一對彩蝶,在花叢中飛舞,形影不離。



張軍與香港中樂團 「 牡丹亭.長生殿」

2/11/2019 (六) 晚上7:30

上海 - 上音歌劇院·歌劇廳

 
牡丹亭
 根據原崑劇唱腔顧冠仁作曲改編     
樂曲選取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的崑劇《牡丹亭》中的經典唱段,從柳夢梅的視角,以拾畫、叫畫為主軸,發揮崑劇小生演唱與大型民族管弦樂隊的豐富表現力,給聽者以唯美的藝術享受,全曲分以下九個段落:
 
一、 序曲 
 
二、引「驚春誰似我」

驚春誰似我?客途中,都不問其他。
 
三、錦纏道「門兒鎖」
門兒鎖,放著這武陵源一座,恁好處教頹墮,斷煙中見水閣摧殘,畫船拋躲。
冷秋千尚掛下裙拖。
又不是經曾兵火,似這般狼藉嗬,敢斷腸人遠,傷心事多,
待不關情麼,恰湖山石畔,留著你打磨陀。

 

四、山坡羊「沒亂裏春情難遣」

沒亂裏春情難遣,驀地裏懷人幽怨。
遷延,這衷懷哪處言?
淹煎,潑殘生除問天。  
 
五、山桃紅「轉過這芍藥欄前」
轉過這芍藥欄前,緊靠著湖山石邊。
和你把領扣鬆,衣帶寬,袖稍兒揾著牙兒苫也。
則待你忍耐溫存一晌眠,
是哪處曾相見?相看儼然,早難道好處相逢無一言。
 
六、叫畫(念白與音樂)
 
七、「但願那月落重生燈再紅」

 但願那月落重生燈再紅。但願那月落重生燈再紅。


八、江兒水「偶然間心似繾」

偶然間心似繾,在梅樹邊。
似這等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
待打並香魂一片,陰雨梅天,
阿呀人兒吓,守的個梅根相見!
 

九、終曲




長生殿 根據原崑劇唱腔金復載作曲改編                                                                                               


第一樂章:憶盛唐


《端正好》
是寡人昧了她誓言深,負了她恩情廣。
生拆開比翼鸞鳳。
說甚麼生生世世無拋漾,
早不道半路裏遭魔障!
 
第二樂章:安史亂
 
《叨叨令》
不催他車兒馬兒一謎價延延挨挨的望!
硬執著言兒語兒一會裏喧喧騰騰的謗,
更排些戈兒戟兒一哄中重重疊疊的上,
生逼個身兒命兒一霎時驚驚惶惶的喪!
兀的不痛煞人也麼哥!
兀的不苦煞人也麼哥!
閃得俺形兒影兒這一個孤孤淒淒的樣!
 
《脫布衫》
羞煞咱俺面悲傷,
救不得月貌花龐!
是寡人全無主張,
不合嗬,將他輕放!
 
第三樂章:霓裳曲
 
《泣顏回》
攜手向花間,暫把幽懷同散。
涼生亭下,風荷映水翩翻。
愛桐陰靜悄,碧沉沉並繞回廊看。
戀香巢秋燕依人,睡銀塘鴛鴦蘸眼。
 
《小梁州》
我當時若肯將身去抵擋,
未必她直犯君王。
縱然犯了又何妨?
泉台上,倒博得永成雙!
 
第四樂章:馬嵬坡
 
《幺篇》
我如今獨自雖無恙,
問餘生有甚風光?
只落得淚萬行,愁千狀,
人間天上,此恨怎能償?!
 
第五樂章:終生哀
 
《泣顏回》
花繁濃豔想容顏,雲想衣裳光璨。
新妝誰似?可憐飛燕嬌懶!
名花國色笑微微,常得君王看。
向春風解釋春愁,沉香亭同倚欄杆。
 
《朝天子》


《尾聲》

出新祠淚未收,
轉行宮痛怎忘?
對殘霞落日空凝望。
妃子!寡人今夜呵……!

把哭不盡的衷情和你夢兒裏再細講!



「不可能的幻想」

3/11/2019 (日) 下午3:00

上海 - 上海城市草坪音樂廣場


太陽(《龍年新世紀》第一樂章)   關廼忠曲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廿一世紀的第一年剛好是龍年,據說這樣的機會不是千載難逢而是三千年才會有一次,而我是這個機會的幸運兒。新的世紀帶給人們新的希望和期許,我想作為一個作曲家還是把自己的希望和期許化為音符吧!在這《龍年新世紀》中我用了中、西兩位敲擊樂的獨奏家擔任主奏,希望可以表現出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和魂魄。
 
樂曲分四個樂章,第一樂章是〈太陽〉。太陽是光和熱的源泉,它也代表著信念和力量。第二樂章是〈月亮〉。月光如水,她讓人們寄托了無限的深情。第三樂章是〈星辰〉。閃閃的星光引人遐想,它給了無數賢者以智慧,它代表了機敏和希望。第四樂章是〈大地〉。大地是我們的母親,地球是全世界人們的家鄉。相信在新的世紀中地球會越來越小,而人們的心會越來越近。而這也就是我在新世紀即將來臨時的唯一期望吧!
— 關廼忠
* 此曲由香港中樂團委作,並在1999年12月於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行的「龍年新世紀」音樂會中作首演,客席指揮為關廼忠。
** 是次音樂會隻演奏第一樂章〈太陽〉
 
 
小星星幻想曲   伍卓賢曲                                        
此曲改編自法國民謠《媽媽請聽我說》,即大家都很熟悉的童謠《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於 2018 年 7 月「如果我可以許一個願望 — 幾米劇場音樂會」作香港首演,受到觀眾熱烈歡迎。
 
故事背景:小男孩在海邊撿到一隻大茶壺,當其他小朋友們都認為它是神燈並興奮地許下願望時,他卻認為世界上根本沒有魔法也沒有所謂的「神燈」,直到有一天,當他準備丟掉這隻大茶壺時,神燈竟然真的現身了!它除了讓小男孩看見實現願望的可能性,也讓小男孩明白,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夢想,只有實現願望的勇氣……

 


組曲 舊情綿綿(選段)(《夜上海》、《三年》、《玫瑰玫瑰我愛你》) 潘耀田編曲
應香港中樂團之邀而編寫,樂曲以七首最膾炙人口的經典老歌串連而成,並以華燈初上,笙歌不斷的《夜上海》開始這段老歌之旅。在一番迂迴轉折之後,講不盡煙花女子的千愁萬恨和婉約哀怨的《歎十聲》緩緩登場。下來的《三年》同樣夾著洶湧起伏的情潮而來,無奈聲中,卻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這時,清新可喜的《毛毛雨》來得正是時候,剛好一洗胸中的煩鬱。在連續的三首慢曲之後,《月兒彎彎照九州島》以較輕快的節奏呈現另一種風情,隨後而來的《夜來香》《玫瑰玫瑰我愛你》更順流而下,把樂曲推向高潮。在告別之前還作了一個特別安排 — 把前面出現過的各首老歌片段以重疊及卡農對位的手法再回憶一番把樂曲的情緒再度昇華。


─ 潘耀田

* 此曲由香港中樂團委編,並於 2000 年 2 月於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的「Y2K情人節音樂會」首演,指揮閻惠昌。

** 是次音樂會只演奏《夜上海》《三年》《玫瑰玫瑰我愛你》

 


廣東小調聯奏 傳統小曲 丘永基編曲 彭繼光、丘永基配器
廣東早期小調源自外省或其他樂種的小調曲。《廣東小調聯奏》由二十世紀一、二十年代流行的「外江小調」組成,包括《百花亭鬧酒》《陳世美不認妻》《賣雜貨》《仙女牧羊》,四首小調曲同為羽調式,風格接近。聯奏的主樂器選用廣東傳統的「硬弓」配器,即廣東二弦,長、短喉管,大、小三弦。
 
* 此曲由香港中樂團委編,並於 2000 年 3 月於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行的「粵劇舞樂《九天玄女》與粵樂」音樂會中首演,指揮閻惠昌。
** 本首樂曲使用之特色樂器:二弦(張重雪)、竹提琴(麥嘉然)、小三弦(陳曉鋒)
                  
 
電視主題曲組曲 顧嘉煇曲     
這首樂曲包羅十首顧嘉煇所作、風靡香港及東南亞的廿世紀七、八十年代電視劇集主題曲,包括《啼笑姻緣》《書劍恩仇錄》、《小李飛刀》《倚天屠龍記》、《網中人》《上海灘》《兩忘煙水裏》《勇敢的中國人》《世間始終你好》《陸小鳳》
 
這些主題曲時而激昂亢奮,一腔熱血;時而傷感深情,扣人心弦。它們曾伴隨著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唱頌出人間的愛恨,昇華了人們的情操,風靡了廣大的市民,同時也給人留下情感上難以磨滅的印記。
 
* 此曲由香港中樂團委作,並於 1986 年 10 月於香港體育館舉行的「管弦絲竹金曲夜」音樂會作首演,指揮關廼忠、顧嘉煇。
* 本首樂曲使用之特色樂器:簫(朱文昌)

 


「不可能」連奏 伍敬彬編曲 
《「不可能」連奏》是由四首經典電影、電視金曲(主要為特務電影)連綴成富娛樂性的大型民樂合奏曲。編曲者銳意探索中樂團在演奏風格、方法及聲響上的新領域。此曲糅合了多款音樂類型,用中國樂器嘗試帶領觀眾穿梭時空、地域、文化的界限。
 
— 伍敬彬
* 此曲由香港中樂團委編,並於 2014 年 3 月於葵青劇院演藝廳舉行的「當中樂遇上 Jazz」音樂會中作首演,指揮周熙杰。
 
版權資料 Copyright:
OP: Sony/ATV Melody
SP: Sony/ATV Music Publishing (Hong Kong)

香港中樂團「劉邦.項羽.兵馬俑」音樂會

5/11/2019(二)晚上 7:30  河北 - 保定關漢卿大劇院·大劇

7/11/2019(四)晚上 7:00  黑龍江 - 哈爾濱音樂廳·大音樂廳

9/11/2019(六)晚上 7:30  山東 - 臨沂大劇院·歌劇廳

 
幻想曲 秦•兵馬俑 彭修文曲               
1974 年秦陵出土之兵馬俑群,震驚中外。從公元前 230 年至 221 年僅 10 年時間,秦皇嬴政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秦始皇統一天下,開中國之始;然秦王朝暴政專橫,人民不堪忍受,終於在 13 年內覆滅了。這首樂曲並非寫兵馬俑,而是寫秦代士兵長年行役,離別故土之苦和他們的妻兒父母盼望親人歸家之情,所以標題為幻想曲。全曲共分三段:
 
一、軍整肅,封禪遨遊幾時休
音樂開始很弱,描寫在拂曉時候,從遠處傳來軍隊的行進聲和隱約的號角聲,由遠至近,接著引出了古代軍隊行進的主題。而此段音樂的第二主題則是描寫士兵抑鬱的心情。樂曲的後段是在金鼓齊鳴中,描寫顯赫威武的皇帝車駕儀仗出現,最後是在密鑼緊鼓中鳴金收兵,安營紮寨的情景。
 
二、春閨夢,征人思婦相思苦
安靜的夜晚,不時傳來巡營的梆子聲。在寂靜中隱約聽到士兵哭泣的歌聲,這種思家的鄉音,引起了其他士兵思鄉之情;跟著歌聲合唱起來,慢慢引人入夢。音樂中同樣的梆子聲,是描寫家中妻子為丈夫洗棉衣的搗衣聲。這時古箏奏出一段婉轉動人的音調,正當回憶與親人傾訴之際,一聲鑼鳴,驚破了相思夢。
 
三、大纛懸,關山萬裏共雪寒
這是第一段音樂中的主題再現,但在情緒、環境上都有了變化,軍隊還在行進,皇帝的儀仗依舊,但是刮起了陣陣寒風,陰雲迷漫,天空飄起了雪花。此時,音樂氣氛變得更加嚴峻,行軍的主題成了悲壯的號角,最後全曲在強烈的情緒中結束。
 
* 本首樂曲使用之特色樂器:簫(朱文昌)、塤(孫永志)



琵琶與樂隊 霸王卸甲 古曲 沈浩初傳譜 林石城整理 關廼忠編曲     

簡稱《卸甲》,屬大套武曲。最早見於華秋萍編的《琵琶譜》中,後李芳園收錄於《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改稱為《鬱輪袍》,並增加了幾個小段落。又注明唐朝王維所作,應未可盡信。但此後各家所傳之樂譜均以此為藍本。共分為十五段:(一)營鼓、(二)升帳、(三)點將、(四)整隊、(五)排陣、(六)出陣、(七)接戰、(八)垓下、(九)楚歌、(十)別姬、(十一)鼓角甲聲、(十二)出圍、(十三)追兵、(十四)逐騎、(十五)眾軍歸里。
 
此曲為南派琵琶曲。其定弦與一般琵琶曲不同,為 A、B、E、A(一般定 A、D、E、A),故在「掃」弦會產生緊張的特殊音響。樂曲開始時,鼓聲、號角聲及馬蹄聲交織在一起,這是楚漢相爭的序幕,殊覺雄壯,中間幾個段落著重描寫項羽之驍勇善戰的威武形象。所謂「力拔山河氣蓋世」是也。及至《楚歌》《別姬》,加入了新的素材,敗走之勢已成,壯氣已消。項羽悲壯地訣別他的愛妃虞姬,突圍而出。這是全曲的對比部分。最後的樂段,項羽逃到烏江,在前無去路後有追兵的情況下自刎身亡,是無可奈何的悲劇性的結束。
 
此曲並不著重戰爭場面的描寫,而把重點放於稱霸一時的項羽在失敗時的內心描述,尤其是別姬時的無奈與落寞。所謂「時不利兮騅不逝」是也。全曲雖屬變奏體形式,但在結構上,具有完整「起、承、轉、合」的程序,是一首優秀的琵琶曲,亦顯示出我國古代音樂文化的高度發達。



革胡、琵琶、笙、中阮與樂隊 十面埋伏 古曲 李滄桑、中國喜鵲改編 周熙杰中樂隊編配               
琵琶古曲《十面埋伏》是一首描寫楚漢相爭的音樂史詩。最早見於華秋萍編《琵琶譜》卷上,標題《十面》。香港中樂團在原曲的基礎上重新改編為大提琴、琵琶、笙、結他與民族樂隊版本,並於 2008 年 11 月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的「馬友友與 HKCO — 2008 新視野藝術節」音樂會中首演,指揮閻惠昌,大提琴馬友友,琵琶李暉,笙吳彤,結他劉麟。這場音樂會將以革胡、琵琶、笙及中阮演出。
 
* 本首樂曲使用之特色樂器:海螺(陳子旭、杜峰廉)、塤(陳奕濰)、號筒(陸儀、阮建熹)

 


唐響 伍卓賢曲                            
唐代中國與外國的交流可說是極度繁盛與開放,以致當時社會能達到黃金盛世。時至今日,由於互聯網的發達,全世界的文化交流達至歷史前所未有的頂峰。音樂及藝術無分界限及形式,各種風格互相碰撞影響,又產生出新的聲音。新盛世下應是保護自我還是放開懷抱?回看唐朝盛世能找到答案嗎?
 

樂曲以傳說中的唐代古韻為起點,帶觀眾穿梭中西古今繁榮盛世,時而置身現代都市,時而置身古代宮廷。



 


* 此作品於 2016 年由香港中樂團有限公司委約,費用由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轄下的「CASH 音樂基金」讚助。

** 此曲由香港中樂團委作,並於 2016 年 9 月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的「周秦漢唐 穿越香港」音樂會上作世界首演,指揮閻惠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