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是樂團的靈魂,他以個人獨特的魅力與風采,吸引著台上、台下的每一位藝術家及觀眾。角色就好像一支軍隊的領軍人物一樣,透過指揮棒帶領樂團,以高度的默契與精湛的技藝,精彩演繹每首作品。指揮家更需要以廣闊的視野與深厚的文化修為及不斷的創意,為樂團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提供動力。音樂的發展靠作品積累來延伸,而作品的演繹則建立於智慧的詮釋!
由香港中樂團首創的「國際中樂指揮大賽」,在海內外的專家和音樂院校/機構的支援下,於2011及2014年成功舉辦第一及第二屆賽事,共有97名來自世界各地人士報名參加,活動獲得各界一致讚賞。第三屆「國際中樂指揮大賽」將由香港中樂團與臺灣國樂團合辦,不但是培育青年優秀指揮人才的創舉,更是推動大型民族管弦樂發展的里程碑。
• 1972年1月1日或以後出生者及
• 具有指揮樂團經驗或就讀音樂學院指揮專業者
• 冠、亞、季軍
• 香港優秀青年指揮獎
• 台灣優秀青年指揮獎
• 最佳香港作品演繹獎
• 最佳台灣作品演繹獎
• 最受觀眾喜愛大獎(觀眾現場投選)
• 最受團員喜愛大獎(分別由香港中樂團及臺灣國樂團選出)
初賽
12-17/12/2016 臺北臺灣戲曲中心
評審團依據參賽者於2016年10月31日前所提交之影像資料進行評審,並於2017年1月公佈入選複賽名單。
複賽
5-9/7/2017 臺北臺灣戲曲中心
參賽者將指揮臺灣國樂團演奏2首複賽曲目
A 指定曲:《蓬瀛狂想》(選段)王乙聿曲 (台灣作品演繹獎比賽曲目)
B 複賽者以抽籤形式指揮以下其中一首樂曲:
《春江花月夜》 古曲 秦鵬章、羅忠鎔編 或
《月兒高》(選段) 古曲 彭修文編
準決賽
10-15/7/2017 香港中樂團演奏廳
分為視奏排練(含糾錯及快速閱讀總譜的能力)及排練指揮兩部份,由香港中樂團演奏
A 視奏及糾錯:參賽者將於入選準決賽後獲通知比賽樂曲
B 指揮樂曲:
交響詩 《流水操》 彭修文曲
《精.氣.神》 陳明志曲(香港作品演繹獎比賽曲目)
年輕指揮展才華 未來領軍發光芒
「第三屆國際中樂指揮大賽」各獎項得主出爐
香港中樂團於2011年成功創辦全球首屆「國際中樂指揮大賽」,不但獲得海內外各專業樂團及音樂學院的支持,更獲國際著名指揮家及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趙季平先生稱「比賽是近百年來現代大型中樂表演藝術領域前無古人的一次創舉,是中樂發展史的一個里程碑」。香港中樂團成功於 2014 年與西安音樂學院合辦第二屆賽事,並與臺灣國樂團共同主辦今年的「第三屆國際中樂指揮大賽」。這是兩個職業樂團第一次聯合舉辦的國際中樂指揮大賽。決賽音樂會於昨晚圓滿舉行。經過多輪激烈的比賽,由國際知名的專業評審團選出的得獎名單如下:
- 冠軍:廖元鈺(臺灣)
- 亞軍:曾維庸(臺灣)
- 季軍:鄭丞泰(香港)
- 香港優秀青年指揮獎:鄭丞泰(香港)
- 臺灣優秀青年指揮獎:廖元鈺(臺灣)
- 最佳香港作品演繹獎:曾維庸(臺灣)
- 最佳臺灣作品演繹獎:曾維庸(臺灣)
- 最受觀眾喜愛大獎(觀眾現場投選):鄭丞泰(香港)
- 最受團員喜愛大獎(由香港中樂團選出):曾維庸(臺灣)
- 最受團員喜愛大獎(由臺灣國樂團選出):廖元宏(臺灣)
國際中樂指揮大賽倡儀人、大賽聯合主席閻惠昌教授(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表示:「衷心感謝來自世界名地的指揮家及作曲家為比賽擔任評審委員,亦感謝團員這幾天的全力配合及辛勞。樂團希望藉著中樂指揮大賽的平台,發掘年輕有為的指揮人才,讓他們被大眾看見,從而帶動中樂藝術的發展。大賽對所有參賽者而言都是一個相當難得的學習訓練機會,整個比賽過程不論在指揮技術、與樂團溝通、作品的藝術呈現,以至在指揮台上的一舉一動,都是寶貴的經驗。我期待每位參賽者在未來藝術路上屢創高峰。」
大賽聯合主席吳榮順主任(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亦表示:「很高興能與香港中樂團合辦『第三屆國際中樂指揮大賽』,共同為現代大型國樂的發展與推動盡一份心力。大賽參賽者來自世界各地,臺灣國樂團希冀藉由共同辦理此賽事,為未來指揮人才培力之深耕,廣納並豐富國際觀點。」
評審委員會主席陳澄雄教授表示:「感謝香港中樂團舉辦這國際性的中樂指揮大賽,樂團能夠位居於中樂界的領導地位,各位團員付出的努力是功不可没。大賽為有才華的年青指揮提供了『國際認證』,更開拓了他們於音樂事業上的機會,對年輕人來說,比賽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鼓勵,無論最後落選還是得獎,對他們都是非常好的一個學習機會。」
由香港中樂團與臺灣國樂團合辦的「第三屆國際中樂指揮大賽」,今天順利完成準決賽,評審委員會對每位參賽者的表現給予高度評價。六位參賽者經過一連兩日的準決賽後,晉級決賽的三強終於誕生(依筆畫順序排列):曾維庸(臺灣)、廖元鈺(臺灣)及鄭丞泰(香港)。經過評審委員會細緻討論及嚴格評選後,由陳明志博士(「最佳香港作品演繹獎」比賽曲目《精‧氣‧神》作曲家) 宣佈曾維庸獲得「最佳香港作品演繹獎」並由評審委員會主席陳澄雄教授頒發獎狀。
(16/12/2016)
「第三屆國際中樂指揮大賽」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於臺北進行初賽,在執行委員會聯合主席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閻惠昌教授、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吳榮順主任共同主持下,從海內外各地齊聚的評審團成員,依據參賽者所提交之影像資料進行評審,經過逐一的閱聽與縝密的討論後,順利完成第一階段「初賽」賽程,並公佈入選複賽的17位優秀年輕指揮家名單。
由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閻惠昌教授倡議的「國際中樂指揮大賽」,在海內外的專家和音樂院校/機構的支援下,於2011年成功由香港中樂團舉辦首屆賽事及於2014年與西安音樂學院成功合辦第二屆賽事。本次由香港中樂團與臺灣國樂團合辦的「第三屆國際中樂指揮大賽」,積極鼓勵與選拔新一代樂壇領航員,吸引各方音樂菁英競逐。依據報名收件資料共有49位符合資格的參賽選手,報名送件者皆具有指揮樂團驗或就讀音樂學院指揮專業者,最年輕的參賽者出生於1998年1月,年僅18歲。
49位符合資格的參賽選手中,來自臺灣23人、香港4人、中國內地19人,以及日本、烏克蘭、新加坡等地的新秀指揮家。此次有8位女性青年指揮參賽,佔參賽者總數的16%,女性參與比賽的人數比率較以往增長,也讓樂團指揮大都為男性擔任的刻板印象逐漸改觀。
在大師雲集的評審團審慎評選下,初賽過程順利,12月16日順利評選出17位參賽者進入複賽,名單有于帆(北京)、王舜弘(臺灣)、沈文韻(杭州)、何致中(香港)、李俊(上海)、林亦輝(臺灣)、邱誓舷(臺灣)、范楷西(臺灣)、徐欣馳(深圳)、游家輔(臺灣)、曾維庸(臺灣)、曾德偉(臺灣)、董超(上海)、廖元宏(臺灣)、廖元鈺(臺灣)、趙雯(洛陽)、鄭丞泰(香港)(依姓氏筆畫排列)。香港中樂團與臺灣國樂團合辦的「第三屆國際中樂指揮大賽」,非僅提供青年優秀指揮人才展現藝能,更是推動當代大型國樂發展的里程碑。
下一個階段的「複賽」暫訂於2017年7月5日至9日在臺北的臺灣戲曲中心進行,指定曲為知名作曲家王乙聿的《蓬瀛狂想》,入選複賽的17位參賽者將指揮臺灣國樂團,同臺合作、揮灑燦爛神形,以音樂寫情、寫景、寫意。完成複賽後,比賽地點旋即移往香港,暫訂於2017年7月10日至15日進行準決賽與決賽,進入準決賽與決賽的參賽者將指揮香港中樂團,於7月16日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決賽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