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溝通 交流提升
周凡夫
這場「魚躍香江」慶祝香港回歸20週年的特別音樂會,「特別」之處不在於安排演奏的七首樂曲,全是具有標題(中國音樂相對上無標題的「純音樂」卻較少),按著標題便不難「聽懂」,不難欣賞;「特別」之處則是在於這套節目是由香港中樂團,聯同來自杭州的浙江音樂學院國樂團小組聯袂登台演奏,擔任獨奏的演奏家,既有香港中樂團的張瑩及陳奕濰,亦有來自中國的鋼琴家吳牧野、笛子演奏家(亦是浙江音樂學院國樂團團長)杜如松,也就是說,這是一套由中、港兩地的音樂家攜手登台演出的節目。
「魚躍香江」的七首樂曲,全是借景寫情抒意的音樂,且如音樂會的名稱般充滿生命活力,借喻香港回歸20年,活力生機不絕,樂曲散逸出來的都是正能量。但更重要而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是,中、港兩地音樂家攜手登台演出所產生的溝通作用,和交流提升的效果。
香港中樂團經過 40 年來的發展,已形成樂團本身深厚獨特的文化,相對上,浙江音樂學院國樂團則極為年輕,加上兩個樂團分處於不同的社會,兩個樂團所形成的樂團文化便很不一樣,都各有其本身的特質,要同台演出,便很講究雙方的「磨合」。所謂「磨合」,也就是指作為客席合作的音樂家,和作為主人的樂師,雙方都要有能力以音樂來進行溝通,將自身的文化和對方相融,這種「文化交流」,往往能帶來新的刺激,為雙方帶來水平上、文化上的提升,才能成就一場成功的演出,為可能已是不斷演出的「經典」帶來新的感覺。這場音樂會由兩團攜手演奏的浙江舟山鑼鼓《漁舟凱歌》,和錢兆熹的音畫《西湖夢尋》,是香港中樂團不時選奏的經典之曲,相信亦會在這種情況下有新的面貌。
同樣道理,樂團和不同的獨奏家合作,演奏的雖然是同一曲目,亦往往會因為雙方不同的文化,及在音樂上的理解差異,而產生很不一樣的成果,但祇須雙方具有技術上的造詣,文化上的修為,要「撞擊」出藝術的火花,亦非難事;這次音樂會中的笙協奏曲《虹》、琵琶協奏曲《雲想.花想》、笛子與樂隊《雪意斷橋》,和鋼琴協奏曲《黃河》,都可讓人生起「火花」的期待。
對於舞台上的演出者和舞台下的觀眾來說,每場音樂會都帶音樂溝通,交流提升的互動作用和意義。即使演出者與欣賞者同文同種,兩者的成長與生活背景不同,會形成不一樣的文化背景,在通過演出的樂曲將台上與台下連結起來時,演出者對音樂的演繹處理,與觀眾固有的欣賞體驗,便形成一種音樂溝通、文化交流的狀態,這種狀態會因兩者之間的文化差異的不同而有很大的落差,這種落差也就會產生互動的影響。這種互動,如台上的演出夠「賣力」,台下的反應夠「熱烈」,那麼,產生的音樂便必然能提升台上和台下的水平。這場「魚躍香江」演奏的樂曲,具有頗強的能量,台上經過磨合出來的「混合」樂團的表現,必然會和台下的聽眾有更好的溝通,當可期待在互動中有更好的交流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