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研究及發展

顯示月曆
音樂會一覽

樂器研究及發展

環保胡琴


環保鼎式高胡的新發明技術
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實用新型專利權 (2/2/2024)




改革的核心技術
共鳴系統的改革和創新
標誌著環保胡琴系列的
改革進入第四代


香港中樂團研發環保胡琴系列
演出超越1700 場創造歷史
環保鼎式高胡的新發明技術

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專利權



環保胡琴系列是樂團為發展民族管弦樂新型的整體音響而創製的改革樂器。新研發的環保鼎式高胡之發明技術,已於2024 年2 月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與實用新型專利權。

 
環保胡琴系列設計的概念貫穿環保、承傳和創新三方麵,其核心的工程包括:篩選出多種可再生的PET 聚脂纖維膜取代蟒蛇皮,以實踐環保之目標,以科學的計算法重新設計共鳴箱,大幅提昇樂器的物理功能。
 
高胡、二胡、中胡的改革重點,是在保留傳統樂器的音色和演奏法的基礎上,擴張其表現力。而革胡和低音革胡的改革,則從樂團的整體音響結構出發,創造適合現代民族管弦樂團使用的民族拉弦低音樂器。整套膜振弦樂器在橫跨 6 組 8 度的音域裏,音色溶成一體,音量較傳統弦樂器大三分之一以上,實現了整體音響在層次、織體、質感、厚度、響亮度上前所未有的突破。這種具典型的中國胡琴韻味音色亦具交響功能的音響,更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新的整體音響為民族音樂的發展開拓新的空間。
 
第一代環保胡琴研發由 2005 年開始,2009 年整體完成。2014 年完成第二代,2019 年進入第三代。目前演出場次超越 1700 場。三代環保胡琴研發之目的,為配合藝術總監的整體發展佈局。通過樂器功能的改良,擴展樂曲表現力及提高演奏水準。通過三者的循環互動為樂團帶來質的改變,全方位提高樂團的層級。環保胡琴結構性改革的靈感與突破點,均源自對現場演出的觀察,經研究室的設計、實驗後推出的試驗品。通過多場演出驗證後,調整、定型。經過藝術小組審核,最後由藝術總監拍板進入樂隊使用。經此程序誕生的三代環保胡琴具備很高的科學性與實用性,也迎來樂團水準的不斷提升。
 
最近幾年艱難複雜的環境中,在兩位總監身體力行的帶領下,環保胡琴的研發推廣工作通過互聯網拓展更大的發展空間。與大灣區及世界環保大潮流接軌,以環保和藝術雙贏的標準,繼承發揚傳統的中國音樂文化藝術,是我們應有的擔當。「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研究及發展部研究員、樂器研究改革主任
阮仕春 (8.3.2024)


香港中樂團研發出環保胡琴系列第三代
連續七年獲獎
演出邁向 1500 場創造歷史


環保胡琴系列是樂團為發展民族管弦樂新型的整體音響而創製的改革樂器。設計的概念貫穿環保、承傳和創新三方面,其核心的工程包括:篩選出多種可再生的 PET 聚脂纖維膜取代蟒蛇皮,以實踐環保之目標,以科學的計算法重新設計共鳴箱,大幅提昇樂器的物理功能。


高胡、二胡、中胡的改革重點,是在保留傳統樂器的音色和演奏法的基礎上,擴張其表現力。而革胡和低音革胡的改革,則從樂團的整體音響結構出發,創造適合現代民族管弦樂團使用的民族拉弦低音樂器。整套膜振弦樂器在橫跨 6 組 8 度的音域裏,音色溶成一體,音量較傳統弦樂器大三分之一以上,實現了整體音響在層次、織體、質感、厚度、響亮度上前所未有的突破。這種具典型的中國胡琴韻味音色亦具交響功能的音響,更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新的整體音響為民族音樂的發展開拓新的空間。


第一代環保胡琴研發由 2005 年開始,2009 年整體完成。2014 年完成第二代,2019 年進入第三代。目前演出場次邁向 1500 場。三代環保胡琴研發之目的,為配合藝術總監的整體發展佈局。通過樂器功能的改良,擴展樂曲表現力及提高演奏水準。通過三者的循環互動為樂團帶來質的改變,全方位提高樂團的層級。環保胡琴結構性改革的靈感與突破點,均源自對現場演出的觀察,經研究室的設計、實驗後推出的試驗品。通過多場演出驗證後,調整、定型。經過藝術小組審核,最後由藝術總監拍板進入樂隊使用。經此程序誕生的三代環保胡琴具備很高的科學性與實用性,也迎來樂團水準的不斷提升。


最近三年艱難複雜的環境中,在兩位總監身體力行的帶領下,環保胡琴的研發推廣工作通過互聯網拓展更大的發展空間。新研發的產品如第三代「龍頭圓筒雙千斤高胡」(2020)及第三代「雙千斤兩用高胡」(2022)已在網上亮相。與大灣區及世界環保大潮流接軌,以環保和藝術雙贏的標準,繼承發揚傳統的中國音樂文化藝術,是我們應有的擔當。「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研究及發展部研究員、樂器研究改革主任
阮仕春 (9.9.2022)


樂改新成果

龍頭圓筒環保高胡(粵式)第二代面世


龍頭圓筒環保高胡是樂團第一代第一件改革誕生的環保胡琴。2005 年 10 月由余其偉大師在樂團文化中心音樂會的獨奏節目中首演,拉開了環保胡琴系列改革誕生的序幕。


15 年後,它的第二代誕生了,被余其偉大師鑑定為最成功而且完美的改革產品,將在樂團 2020 年樂季開幕音樂會上,由其弟子黃心浩擔任《梁山伯與祝英台》的獨奏。


第二代龍頭圓筒環保高胡,在音質、音色、音量及音區的平衡度,皆比第一代優勝,而且增加了「雙千斤」,擴展了其表演能力。


第二代龍頭圓筒環保高胡的改革理論:根據振動體(琴腔)內自由空氣的振動頻率,配合改變振動體(琴腔)內的放射曲線形狀,以達至產生最佳的偶合振動從而優化音色的效果。


樂團推出這件在疫情中創造的新產品,期望給大家帶來新的激勵。


研究及發展部研究員、樂器研究改革主任

阮仕春 (8.10.2020)


工作室十年(感恩篇)


2008 年十月六日樂團位於天后的樂器研究室(工作室)開張了。理事會首任主席徐尉玲博士為牌匾題字。由於嘉里集團的捐助,工作室才得以建立。樂團的樂器改革工作從此步入正軌,算有個家了。我為此已足足等待了卅年,感恩之情已非言語能表達。是制度使然,無奈的慨嘆怨憤無補於事。最急逼者莫過於歲月不撓人,環保胡琴的研發已進入了新層次的軌道,故此十年間須將工作室的功能發揮極至,搏取最大的效益協助樂團再上新臺階。這是我必須要完成的工作。第二代環保胡琴系列在此誔生。繼 2012 年獲國家文化部頒授第四屆文化部「創新奬」後,連續六年獲香港本土多項環保奬項,受到各界的支持和贊同。十年來樂團配備環保胡琴系列,在世界各地宣傳香港,傳播環保與藝術雙嬴的理念訊息獲得更高的聲譽。至今累積的演出場數已超越 1200 場環保胡琴。這項發明在本土生根了。 
 
同心同行
「研發」之目的是開發未知區域為我所用,但結果如何?沒有先知。執行研發者們隻能在不斷的質疑批評,甚至攻擊中繼續默默地累積經驗直至成果為大眾所接受。任何的改革必然觸及既得利益和舊習慣方式,倘若以此為由隻求自保維持現狀,最後結果必被邊沿化逐漸被淘汰。在經濟全球化和環保大潮流下是誰也躲不過的。研發工作若無領導和大眾信任和支持工作是不可能有進展的,必以失敗告終。 
 
工作室的工作直屬藝術總監和行政總監,十年來曾遭受兩次重大的衝擊,能夠屹立不倒關鍵在於理事會和兩位總監的信任及鼎力支持。十年來樂團的演出工作繁重,場數在不斷增加,足跡已遍及世界各地。敢更換使用新的改良樂器,又要保證每一場的質量,沒有高瞻遠足的眼光及過人的經驗和膽色是做不到的。十年間研發出兩代樂器並付之使用,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而促成這樣的結果的基礎條件是演奏者的技術水準急促提升,和累積多年的新作品。兩位總監強烈的進取心和身體力行的作風,一直是激勵我工作的動力。我觀察到總監們的實際工作時間,往往都在團員的兩倍以上,因而也感染我須同心同行。從他們在容貌上的變化也已告知大家,這些年來並非養尊處優過生活,負重磅跑長途,長期拚搏在臉上已打下了烙印。惜福、惜緣者才會自珍自重,共同參與提升樂團音樂層次這項使命性的工作。 
 
在工作室完成後的胡琴類樂器,每一把在出售或進入樂隊使用前,都經過張重雪試奏,然後再調整。低音革胡試奏由齊洪瑋執行。難度最高的是革胡,董曉露除了試奏所有革胡外,還要抽時間配合仍在不斷更新中的革胡新型號試驗。此外黃樂亭、徐慧、等多位首席或團員也參與了試奏工作,她們所用的都是下班之後的私人時間。
 
在總監的領導下樂團組織了多次全部胡琴、革胡和低革的「雙盲式」拉幕演奏測試,並與首席藝術部、行政部聯會處理使用、保養、庫存、運輸等問題。這項工作日後仍繼續進行,以備戰的方式確保樂器在每一場演出中的質量。能完成政府規定的演出場次已經不易,在此過程中仍繼續改革創新大眾付出就更多。至使樂團十年來立下一個又一個里程碑,創出輝煌的戰果,是樂團的「使命宣言」。讓我們同心、同行。我感恩傑出的領導和優秀的團員們,亦以此為傲。 
 
新層次新軌道新動力
讓環保與藝術雙嬴的理念達至普及,最實際的推動方法是環保胡琴的「量產」。使廣大的愛好者和業界成為最大的受益者。在「量產」工作未展開之前,優化環保胡琴系列的功能是目前最重要的工作。 
 
環保胡琴經歷第一代在各種環境條件下的洗禮,樂團在整體音響上已躍上新的層次進入新軌道。環保的民族拉弦樂器的發聲方式屬膜振係統,而胡琴膜振方式的音質和西樂提琴板振音質永遠都不可能相似相溶。故且胡琴過了環保關取代了蠎蛇皮後得以永續發展,在新的軌道上競賽的對手已經不是蠎蛇皮,而是整體功能的提昇。因此而發展出環保胡琴系列的第二代更全面地提升其功能。
 

通過在二零一四至二零一九年五年的使用期,以確立其穩定性和耐用性。並繼續挖堀其潛能,使優化工程獲更大的突破。目前已驗証了高胡(橢圓兩用高胡)和革胡(第二代第三版)的穩定性及耐用性。同時,新的扁筒六角高胡及第二代第四版革胡已經研發誕生,並開始在樂隊使用。(第二代第三版的革胡通過改裝發展成第二代第四版。)音效亦隨之改變,更上一層樓。
 
結語
「上下同欲者勝」*是團隊精神,使我們在新軌道嬴得一個個新的突破獲得新的動力,在音樂發展的歷史上留下美好的篇章。而這一切都由感恩開始,得結善緣而眾緣和合。「後法先至」使遲來的春天花開燦爛。環保不是一句口號,只有新的產品普及了,移風易俗也就水到渠成。目標離我們不遠了。
 
創造新音響,躍上新軌道的路途艱辛,每人都付上了無價的青春,走先人未走過的路,實實在在的留下腳印,讓生命充滿希望。能參與其中,我深覺感恩和幸運。「欲求解無形世界,須細察有形之物」摘自猶太法典,以此名句與大家共勉。


研究及發展部研究員、樂器研究改革主任
阮仕春 (24.7.2018)
*「上下同欲者勝」摘自《孫子兵法》



「六角扁筒高胡」介紹


研發背景
2014 年,環保胡琴係列第二代全麵在樂團使用之際,樂團適時推出首創的新節目,包括民族低音拉弦樂器音樂會——「融」及弦樂四重奏音樂會——「胡琴弦說I」。所有樂曲皆為新創曲或新編曲。重奏節目有別於大樂團的群組音響,樂器配製基本上是每種一件,以此開拓新的音樂領域。這無疑對作曲、編曲、演奏技術和樂器性能都是艱難的挑戰。獲選的新作品結構複雜、聲響變化大、演奏技能高、要求各聲部音色、音量的銜接必須非常準確,才能達至重奏和諧平衡的效果。為拓展新的領域,長期維持優秀的競技狀態,拉弦五聲部的同事們自由組織了八組重奏隊伍,掀起練琴熱潮。當我聽過多組重奏樂隊上百次的演練之後,我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膜震係統的弦樂器皆有其自身的屬性,不是萬能的。在重奏項目高難度、高標準的要求下,重奏的弦樂器必須繼續優化,才能促成演奏技術實現再突破成功。經三年的摸索,研製出「六角扁筒高胡」,編號為:HKCO 3型高胡。
 
新產品特點
「六角扁筒高胡」是為解決高胡和二胡音色銜接問題而設計的。琴筒正麵蒙皮的部分呈扁六角形,後筒花窗是正六角形,琴腔容積如環保高胡。以此種結構設計獲得介乎環保二胡及高胡兩者之間的音色,讓其音色更靠近於二胡,作為二胡的高音區音色向上延伸。因此,「六角扁筒高胡」與二胡在音色的銜接上,不論同度或八度的結合,均能達至自然、順暢、融洽的效果。音域、定弦同環保高胡,而演奏的技法與手感則接近於環保二胡,便是「六角扁筒高胡」的基本特點。將其加入二胡、中胡、革胡四重奏樂器編製中,使整組音色銜接更加順暢融和,以此達到音色優化的目的。「六角扁筒高胡」整組作為常規樂器使用,和環保二胡組的結合,在音色的厚度、豐滿度、音量、積體、結實與寬宏度上都有很可觀的增長。
 
研究及發展部研究員、樂器研究改革主任

阮仕春(27.2.2018)



新思維‧新境界‧新樂器‧新空間


環保胡琴係列是樂團為發展民族管弦樂新型的整體音響而創製的改革樂器。設計的概念貫穿環保、承傳和創新三方麵,其核心的工程包括:篩選出多種可再生的 PET 聚脂纖維膜取代蟒蛇皮,以實踐環保之目標,以科學的計算法重新設計共鳴箱,大幅提昇樂器的物理功能。

 
高胡、二胡、中胡的改革重點,是在保留傳統樂器的音色和演奏法的基礎上,擴張其表現力。而革胡和低音革胡的改革,則從樂團的整體音響結構出發,創造適合現代民族管弦樂團使用的民族拉弦低音樂器。整套膜振弦樂器在橫跨 6 組 8 度的音域裏,音色溶成一體,音量較傳統弦樂器大三分之一以上,實現了整體音響在層次、織體、質感、厚度、響亮度上前所未有的突破。這種具典型的中國胡琴韻味音色的音響,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新的整體音響為民族音樂的發展開拓新的空間。
 
第一代環保胡琴的研發由 2005 年至 2009 年,現在全體已進入第二代。樂團作為香港文化大使,演出活動非常繁忙,而且要確保穩定的水準,在這種情況下要試用改革樂器的難度和功力可想而知。理事會的支持,藝術總監的眼光、經驗與膽識和行政總監的盡心配合,依靠著全團上下同心協力,目前已經在海內外演出逾千場,它是香港文化創意工業的產物,它的探索過程是樂團緊貼環保大潮流的時代脈搏,以專業精神不斷創新,爭取達至環保與藝術雙贏的具體行動。隨著使用單位的不斷增加,它的影響力正以幾何級數上升,向世界擴散,令世人對中國民族管弦樂刮目相看。
 

目前的改革成果隻是階段性的,我們將繼續完善這項工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研究及發展部研究員、樂器研究改革主任

阮仕春 (6.5.2014)

如欲瞭解更多資料, 請致電 (852) 3185 1600 或電郵: inquiries@hkc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