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凡夫
南北模糊 經典分明
這兩場以「南北大師薈經典」為名的音樂會,「南北」和「經典」的兩個關鍵詞,都不難明白;相對上「南北」一詞最為明確,一南一北,相對分明,而「經典」一詞則有點兒不太清晰;如按《辭海》對「經典」一詞的釋義,則是指「一定的時代、一定的階級認為最重要的,有指導作用的著作」。可以說,這兩場音樂會選奏的曲目大部份都符合這些定義,祇有趙聰的《絲路飛天》,和王乙聿的《太陽星》兩首新近作品仍未經過「一定的時代」,會否是「未來的經典」,便要一如其他經典作品一樣,讓時間之神來定奪了。
至於「南北」一詞,既指演奏家,亦指樂曲。一向以來,在中國文化上的「南」和「北」,都祇是泛指,一般都以長江作為南北分界。無論是詩詞小說、歌樂器樂、繪畫書法、民風飲食,都是南柔北剛,江南是「小橋流水,婉約柔美」,江北是「黃土高坡,粗獷高亢」。
中國地域幅員廣大,文化源遠悠長,加上有五十多個民族,過去交通不便,很自然便會因為地理阻隔等因素,各自形成不同的生活文化形態和風格。和老百姓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質與量都無比豐富的民間音樂,就更非祇以南、北便可區分。幾乎不同的省區都會有不同的民歌、說唱、歌舞音樂、戲曲音樂和器樂,都和不同地域、民族的不同民俗文化風情,不同的生活習慣有著密切的關係。粗略來分,亦可劃分為七大文化圈,在民間音樂上形成各自獨特的色彩,在此可簡介如下:
- 東北文化圈:滿族和漢族的民俗交融,音樂風格多強烈厚重。包括吉林、黑龍江、遼寧北部及內蒙古東部。
- 遊牧文化圈:民風粗獷強悍勇武,音樂風格同樣粗獷遼闊。包括遼寧、河北、陝西三省北部,內蒙古大部,寧夏北部及新疆。
- 黃河文化圈:中國傳統文化之腹地,音樂悠遠質樸。東始自黃海,南達秦嶺、淮河,西至青海湖東,北抵長城。
- 長江文化圈:雅緻精巧秀美為特色,音樂風格以柔美婉約見勝。幅員包括秦嶺、淮河以南,西藏至青海高原東側。
- 青海文化圈:以藏族風俗和藏傳佛教色彩為特色,音樂帶有佛教的神秘色彩。包括青海、西藏一帶。
- 雲南文化圈:雲南及貴州眾多少數民族聚居之地域,文化與風俗亦隨民族之不同而變得豐富多姿,音樂風格富於色彩。
- 閩台文化圈:不少中原古代風俗文化現象仍得以保存,音樂風格活潑明快為主。包括廣東、福建、台灣。
前三個文化圈可列為「江北」,後四個大致可視作為「江南」。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交通資訊的發達,地理上的阻隔幾已不存在;人和人的交流日益頻密,加上近代東西方文明的相互接觸,中國人的生活形態亦不斷在急速改變。不僅演奏家競相以博取南北百家技藝作為樂藝追求目標,作曲家從中國民間音樂尋找創作泉源,目的亦多在建立個人的風格而非保留傳統的地域色彩。
在這種現實情況下,現今世代,無論是作曲家,還是演奏家,往往能「北」能「南」,視不同的樂曲內容來發揮,「南北」的觀念早已模糊化,已祇存在於傳統的經典樂曲中,在這些作品中基本上仍能很容易便分辨出「南北」。不過,在藝術不斷求新及不斷追求創意下,即使是傳統的經典樂曲,有時亦會被刻意地將「南」與「北」模糊化,那卻又會帶來很不一樣的感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