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傳統,力求創新
―顧冠仁的新江南絲竹
文/ 楊偉傑
《東海漁歌》、《春天組曲》、《駝鈴響叮噹》、《花木蘭》、《琵琶行》、《八音和鳴》……一闕闕動人的樂章,洗滌著幾代人的心靈。著名作曲家顧冠仁的中樂作品,以其鮮明的民族特色馳譽樂壇,一直伴隨著海內外中樂樂迷成長。6月3日晚上的上環文娛中心劇院,顧冠仁與香港中樂團將會為觀眾帶來一場與以上作品截然不同的專場—顧冠仁「新江南絲竹」作品音樂會。
生於1942年的顧冠仁,見證著中國民族音樂近六十年的發展。曾任上海民族樂團團長多年的他,對這些年來大型民族管弦樂團與傳統樂種之間的關係感受尤深。他認為:「近代民族管弦樂的蓬勃發展,使江南絲竹相對有點遠離了人們,所以我嘗試創作『新江南絲竹』,希望讓更多年青人喜歡這個傳統樂種。」顧冠仁有感傳統的絲竹樂需要有新作品的支持,才能夠在民族管弦樂的主流中闖出一片新天;故此他身體力行,在創作大型作品的同時,也開始探索小型作品的創作路子。1982年,顧冠仁在研究傳統江南絲竹樂曲的旋律風格、結構及配器手法的基礎上,創作了第一首「新江南絲竹」樂曲《春暉曲》,其後又譜寫了《綠野》和《蘇堤漫步》等深受歡迎的作品,其中《綠野》以它動聽的旋律和濃郁的江南韻味,榮獲 1987 年「第一屆海內外江南絲竹創作與演奏比賽」創作一等獎。2009年開始他又先後應上海陽剛民間音樂館、浙江省慈溪市青瓷甌樂藝術團、江陰市周少梅國樂社的委約,創作了《瀛洲新韻》、《清清洋山河》、《春曉》、《東灘晨曲》、《顧山春》等多首作品。這些作品分別在1980年代和千禧時代創作,時間跨度大,音樂風格也較為多樣化。
顧冠仁認為:「我早期的『新江南絲竹』作品比較傳統,2000年前後的作品則在節奏、調性、配器和色彩上有了更多突破。」他指出:「為了適應時代與聽眾的要求,作曲家的風格和寫作手法也是在不斷的變化。」近年顧冠仁接受了不少民間音樂團體的委約,創作了多首「新江南絲竹」。他在創作時並沒有刻意去考慮職業樂團與民間樂社之別,而更多的是為了音樂本身。顧冠仁強調:「我們必須去研究傳統絲竹樂的特點,不能在沒有傳統的基礎上創作。我們要有傳統韻味,要有根!」他續指:「我們要同時擁有傳統根底與創新的精神,『新江南絲竹』這個樂種才能有所發展,才會令更多人喜歡。」
冠仁對他的作品如數家珍,向筆者娓娓道出將於這場音樂會上演奏的樂曲特點:「《春暉曲》與《綠野》保持了江南絲竹清新優美的特色;《蘇堤漫步》是在 1986 年小合奏版本的基礎上,於 2003 年重新編寫成絲弦五重奏版本;1999 年我在改編《四合如意》時對原曲進行了刪減和整理,使之結構緊湊,變化豐富;在2001 年改編,糅合了江南絲竹名曲《歡樂歌》與江蘇民歌《拔根蘆柴花》的曲笛、二胡、古箏三重奏與樂隊作品《江南風韻》,我在2003 年重新編寫成曲笛、二胡、琵琶、揚琴、古箏五重奏,生動地展現了江南水鄉的風土人情。」數首近年編創的作品也各有特色:「《清清洋山河》把悠揚的崇明山歌融會到典雅的江南絲竹中,使江南絲竹具有了崇明地方特色的新個性;《瀛洲新韻》吸取了『瀛洲古調』部分特徵音調,繼承其簡練、清新的風格特點,同時增強音樂的對比度及張力,從而注入新的活力,使『古調』具有新的韻味。《春曉》根據唐代詩人孟浩然的同名詩篇意境創作,描寫了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象。我改編的《蜻蜓點水》、《獅子滾繡球》兩首瀛洲古調琵琶曲,發揮了絲竹樂隊的表現力,兩首樂曲組合在一起演奏,情緒上形成鮮明的對比;《東灘晨曲》和《顧山春》則分別以崇明島上著名的溼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東灘,與位於江蘇省江陰市東首,風景極佳的顧山為題而作。」
多年來在作曲與指揮專業雙軌並行的顧冠仁,與香港中樂團合作無間。這位七旬長者記憶力驚人,向筆者列舉出他與樂團近二十年的合作紀錄,一字不差。無論是新作首演還是指揮樂團,顧冠仁都是敬業樂業,務求做到盡善盡美。這場顧冠仁「新江南絲竹」作品音樂會,將會是繼1997、2001、2006、2014年後,他再一次與香港中樂團合作。這次以藝術指導的身份攜手樂團的民間音樂小組演繹多首「新江南絲竹」佳作,更將是他們在小型作品上的首次合作。顧冠仁認為:「民間樂種是民族音樂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我最近幾年也做了不少嘗試,這些樂曲十分能夠發揮民族器樂的特性。六月跟香港中樂團的合作是一個很好的開始,通過這次演出,讓我們有更多的交流,我期待擦出更多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