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乐季

显示月历
音乐会一览

名家名曲

夏飞云八十大寿志庆音乐会

康而健 • 学者灵芝全力支持

日期/时间
29/11/2016
晚上8:00
地点
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
票价
$100, $160, $260, $310
指挥
夏飞云
演出者
唢吶:刘英
笙:翁镇发
敲击:高山
环保高胡:黄乐婷

指挥泰斗 志庆鉅献

中乐指挥夏飞云,是中国第一位受严格音乐教育的民乐专业指挥,多年来育才无数,享誉乐界。他与香港中乐团有着深厚的感情,曾多次与乐团合作,并于 1992 - 1993 年担任乐团驻团指挥。2016 年适逢夏飞云的八秩高寿,乐团特别为大师举办「夏飞云80大寿志庆音乐会」,由他权威演绎一连串的首本名曲。当中包括中国十大古曲《十面埋伏》和《春江花月夜》,香港观众脍炙人口的电影配乐《小刀会》序曲和《闯将令》,描绘西南山水人文的《云南风情》等。另外,特邀唢吶大师刘英带来夏飞云改编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气冲霄汉》及笙大师翁镇发演出肖江作曲的《静夜思》。乐团高胡首席黄乐婷呈献广东古曲《双声恨》,乐团敲击演奏家高山担纲敲击,再现气势恢弘的浙江舟山锣鼓《渔舟凯歌》。亲炙大师风范,重温中乐名曲的神韵精髓!
节目

小刀会(序曲) (《如来神掌》电影配乐) 商易曲


舟山锣鼓   渔舟凯歌   朱良楷、顾生安、姜水林、张全夫曲 刘文金编曲

敲击:高山


高胡与乐队   双声恨   广东古曲    李助炘改编

环保高胡:黄乐婷


闯将令   于会咏、胡登跳曲   

沈文友编曲


春江花月夜    古曲    秦鹏章、罗忠镕编曲


唢呐与乐队   气冲霄汉(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        夏飞云编曲
唢呐:刘英


云南风情    关廼忠曲


笙与乐队   静夜思   肖江曲

笙:翁镇发


十面埋伏    古曲    刘文金、赵咏山编曲

先行增值

作品的感情 作品的生命

周凡夫


很多人认为,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一样,都是音乐,所以,甚至有专业音乐工作者亦认为指挥中乐团和西乐团没有分别,都是将乐谱上的音符变做音乐,祗须作曲家在乐谱上清楚註明要求便可以了。他们说的没有错,不过没有错的地方是他们祗说对了无论是中国音乐,还是西方音乐,都是声音的艺术,要将抽象的声音变成艺术,如果是写给乐队的,便同样要有指挥家来带领乐队才能赋予声音以艺术的生命。但这个过程,指挥面对的却会是有着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作为这场音乐会的中国指挥界名宿泰斗夏飞云,对指挥家如何去赋予声音以艺术的生命,便曾经说过这番话:「乐团的指挥,犹如电影中的导演,操纵着整齣电影的神髓和命脉。因此,他必须先了解作品的感情,透过各种乐器的编排和构思,才能把作品的生命完全表达出来……。」他更指出,指挥棒只是一种工具,指挥透过这根棒子,把内心所体现的感情表达出来,达至心手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也就是声音变成艺术,将作品的生命力发挥出来,前提便是「必须先了解作品的感情」。
 
如何才能去了解作品中的感情,那便不仅涉及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风格上的差异、音阶结构上的差异、音乐美学上的差异,和更重要的在文化上的差异。中国音乐表达的主要仍是中国人的感情,那便与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的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为此,要了解中国音乐作品中的感情,那便较掌握中国音乐的风格、音阶结构,和音乐美学更为困难。
 
如以这场音乐会中,夏飞云所选奏的九首乐曲来说,就乐曲的风格、情绪而言,除了活泼明快的广东音乐,将李白同名五言绝诗中的景与情写成笙与乐队曲的《静夜思》、西南少数民族音乐色彩丰富的《云南风情》,和诗画般意境的《春江花月夜》,其余五首:《小刀会》序曲、《闯将令》、《渔舟凯歌》、《十面埋伏》,和《智取威虎山》的《气冲霄汉》,都具有英雄气概、磅礡气势、无畏勇气,都是充满阳刚气质的音乐;然而各曲却又有着很不同的感情,也就是说,要能将这九首乐曲中的感情发掘出来,才能将声音变成艺术,才能赋予作品以生命力。
 

很显然地,这套节目的九首乐曲,无论性格气质是柔是刚,曲中都各有着不同的感情,这正好能发挥夏飞云对不同作品的洞悉能力,这种洞悉能力可说是长时间累积而成的功力,那可是夏飞云长期的文化生活、长期的音乐浸泡所沉淀而成。如果说,夏飞云指挥的音乐魅力所在,便在于他能充份将作品中的感情发掘出来,再将这种感情直接感染台下观众,活生生展现出各首乐曲中的生命力,那么,从某一个角度来说,那又确实是无论西乐还是中乐,相同的是,有能力修为的指挥家,都要能将作品中的感情和生命力感染到观众,引发大家的共鸣,那是毋须争议之事了!

现代中乐大师―彭修文与夏飞云

文:杨伟杰 (香港演艺学院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


在歷史长河里面,百年只是一瞬;但从二十世纪初开始,中国音乐却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中小型的传统乐种,戏曲音乐,古琴、琵琶等传统独奏,发展到各种乐器的独奏,以至现代中乐团(Modern Chinese Orchestra)。这都是在近一个世纪的歷史和社会环境下,中国的音乐工作者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所作出的反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与下半叶一直影响着他们的音乐发展思路,现代中乐团的模式更成为当代中国音乐的主流,并在中国大陆、臺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开枝散叶。香港中乐团在新乐季将会为两位对现代中乐发展影响深远的巨擘
― 彭修文和夏飞云举办音乐会,向大师作出最崇高的致敬。
 
当我们提到现代中乐团的滥觞,就会想起上海大同乐会。然而大同乐会是在丝竹乐的基础上增加演奏人数,演奏方式还是以齐奏为主。真正把现代中乐团乐队「吹、弹、拉、打」编制确立的,是被誉为「民族音乐大师」的彭修文(1931-1996)。
 
有关彭修文的生平事迹,目前坊间已有不少资料,更有专着研究他的音乐艺术,于此不赘。彭修文在乐队编制和作品编创方面对当代中乐发展影响深远,他早在1981年已受聘为香港中乐团客席指挥,1996年逝世前更获邀为乐团音乐总监,彼此之间关系密切。现任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阎惠昌与彭修文多年来惺惺相惜,可谓忘年之交。大师未竟之志,由继任人逐步完成。在彭修文逝世二十週年之际,由阎惠昌指挥这套音乐会,更是别具意义。


12月9-10日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举行的音乐会,两场节目均有所不同。现代中乐团的发展刚起步的时候,由于曲目匮乏,改编古曲成为不二之选。彭修文改编的《将军令》、《春江花月夜》、《月儿高》,在原曲的基础上,通过精心的配器,让乐曲在保留传统韵味之同时,又能发挥大型合奏的优势。曾经与彭修文共事多年的着名琵琶演奏家、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琵琶首席陈音更将来港领奏《春江花月夜》、《月儿高》,在让观众得以感受古曲新编的当代神韵。首场演奏也由乐团胡琴首席张重雪以环保中胡演绎协奏曲《不屈的苏武》以及彭修文闻名中外的扛鼎之作幻想曲《秦‧兵马俑》。


翌晚的音乐会彰显了彭修文灵活结合古今中外音乐的精湛手法。以香港为主题的《太平山下不夜城》自然不用多说,而无论是编钟与乐队《梅花三弄》、双阮咸协奏曲《春天》随想曲,都运用了仿古乐器;交响诗《流水操》融入琴曲《流水》的乐思,板胡与乐队《大姑娘美》与合奏《乱云飞》则分别提炼了民歌和现代京剧音乐的精髓。彭修文改编的日本民谣《相马盆呗》、印尼民歌《美丽的梭罗河》和阿尔及利亚民歌《达姆•达姆》旋律优美动听,在现代中乐团草创之时,改编外国音乐成为拓展曲目库的泉源,当然这也跟彭修文身处时代环境有关。符合广播需要,促进友邦和谐,这也是彭修文编创作品的社会功能。
 
最近获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颁发「民族管弦乐特别贡献奖」的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夏飞云(1936-),为中国首位受严格音乐教育并专职教授中乐指挥专业的指挥家。如果说彭修文是现代中乐团编制的奠基者,那么夏飞云就是现代中乐指挥教育的开路先锋。由1961年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并留校任教开始算起,夏飞云数十年来春风化雨,为海内外中乐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指挥人才,在同一评选中荣获「杰出民族管弦乐指挥奖」的阎惠昌也是出自其门下。11月28-29日晚上在香港文化中心举行的音乐会,夏飞云将亲自执棒香港中乐团,为香港观众带来两场满载「集体回忆」的音乐会。


现代中乐,何以有「集体回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中国大陆传到香港的中乐合奏曲,有不少被用在电影、电视的配乐上,如商易作曲的《如来神掌》的电影配乐《小刀会》序曲、于会咏、胡登跳作曲的《闯将令》都是深入民心,舟山锣鼓《渔舟凯歌》、广东音乐《双声恨》也是家喻户晓,而关廼忠创作的《云南风情》和刘文金、赵咏山编曲的《十面埋伏》更是在八十年代由香港中乐团首演的经典保留曲目,夏飞云与乐团将会逐一呈现。多年来与夏飞云合作无间的笙乐大师翁镇发和着名唢吶演奏家、上海音乐学教授刘英将会来港演绎肖江的笙协奏曲《静夜思》和夏飞云改编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的唢呐与乐队《气冲霄汉》。一静一动,让观众感受中国古诗词的深刻思考和火红年代的革命情怀。
 

两套音乐会,勾勒出二十世纪大型中乐合奏的发展脉络。彭修文为了建立现代大型中乐合奏耗尽心力,仙逝时仅65岁,壮志未酬。遗下大批传世之作,将由阎惠昌选取其中精华,用他手上的指挥捧,向观众传达一代中乐巨人的心路歷程。今年八秩晋寿的夏飞云,为当今硕果仅存的老一辈中乐指挥大师,累积了六十年的深厚指挥功力。身体的律动流淌着他一生对中乐的热爱。他每一次登台演出,都会是一次歷史的纪录。大师亲身来港,难能可贵!荟萃经典,绝对是精彩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