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乐团


显示月历
音乐会一览

香港中乐团


乐团成员
周熙杰
助理艺术总监兼常任指挥
周熙杰
Chew Hee-chiat

香港中乐团助理艺术总监兼常任指挥、澳门中乐团首席客席指挥兼艺术顾问。周氏2002 年加入香港中乐团为助理指挥,并于 2022 年 9 月起出任现职位。周氏积极协助乐团策划乐季、筹备不同类型演奏会,近年致力于中乐与其他不同界别、媒体的跨界合作,包括 2020 年指挥「张敬轩 X 香港中乐团盛乐演唱会」及 2018 年指挥「风雷雨雪、阳光雨林 - 来自大自然的声音」音乐会,将马来西亚雨林音乐融入中乐。2004 年指挥新加坡华乐团「南洋音乐之旅 II」音乐会及 2023 年指挥臺北市立国乐团「涿鹿.梦蝶」音乐会等,大获好评。
 
为推动本地创作继续发展,周氏重新启动乐团为本地新晋作曲家设立的新作品演出平台「心乐集」,自 2015 年以来发掘出众多优秀本土作曲家。自 2007 年起,连续指挥香港鼓乐节音乐会逾十年,其作品《鼓乐澎湃 VII》亦是多年来的音乐会曲目之一。周氏作曲富东南亚独特风格,其作品《周溯》入选香港中乐团「中乐百首精选」,亦曾获2000 年香港「21 世纪国际作曲大赛」季军大奖及台湾「文建会 2002 年民族音乐创作奖」合奏组佳作奖。周氏为美国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双学位学士(电脑和音乐)、南卡大学音乐硕士(管弦乐团指挥),曾担任马来西亚专艺民族乐团音乐总监。
 
周氏亦致力于中乐教育及传承,由 2011 年至今获邀为香港演艺学院讲授中乐指挥课,以及于2003 至 2010 年,兼任香港少年中乐团指挥一职,参与乐团的教育系统发展。

孙鹏
客席常任指挥
孙鹏
孙鹏

香港中乐团客席常任指挥,孙氏为当代青年指挥家、渖阳音乐学院人才引进指挥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在读。现任渖阳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副主任、创编与室内乐教研室主任、渖阳音乐学院北方民族乐团首席指挥、作曲系指挥教研室主任;同时任无锡民族乐团首席指挥。曾任澳门中乐团首任常任指挥(2016-2019)、山西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首任艺术总监、首席指挥(2012-2014)、香港中乐团首任特邀助理指挥(2011-2012)。
 
自幼学习音乐,先后师承演奏家孙友教授、文佳良教授。指挥启蒙于洪侠教授,后受教于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兼终身指挥、教育家阎惠昌教授,攻读中乐指挥研究生,并以优秀的成绩毕业。2019 年以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身份就读于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交响乐及歌剧指挥系,师从 Stanislav Dyachenko 教授,以全优成绩毕业。
 
目前与多个乐团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近年来执棒数百场专场音乐会,并与国内外多位着名演奏家、着名作曲家合作独奏音乐会及作品音乐会。在 2011 年由香港中乐团举办的全球首届国际中乐指挥大赛中,在来自全球的 55 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冠军及「最佳香港作品演绎奖」两项大奖。着名作曲家赵季平先生曾将此次大赛誉为「中乐指挥歷史上的里程碑」。香港中乐团在 36 乐季中为其量身打造名为「冠军之夜」音乐会,并于 2015 年指挥「笛子走天涯」音乐会,2019 年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执棒香港中乐团首次以中国东北为题材的「白山黑水间」音乐会。2012 年荣获「辽宁省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器乐展演」金奖,并带领渖音北方民族乐团斩获 8 项金奖、2 项银奖,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中获得金奖的好成绩。

image
助理指挥兼香港青少年中乐团常任指挥
胡栢端
Rupert Woo Pak Tuen

香港中乐团助理指挥兼香港青少年中乐团常任指挥,胡栢端于2012 年为香港演艺学院第一位指挥硕士毕业生,并于「第二届国际中乐指挥大赛」荣获亚军、「香港优秀青年指挥奖」及「最受观众喜爱指挥奖」三个奖项。曾任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特聘指挥教师、天津音乐学院民乐团常任指挥及研究生指挥教师。曾获邀客席指挥香港中乐团、新加坡华乐团、澳门中乐团、河南民族乐团、香港演艺学院中乐团、香港演艺学院交响乐团、天津音乐学院「凡音」室内乐团、竹韵小集等。


胡栢端于2005 年香港科技大学工学士(荣誉)学位毕业,主修计算机科学(资讯科技工程);2008 年香港演艺学院学士(荣誉)学位毕业,主修板胡演奏;2010 年香港演艺学院硕士学位毕业,双主修板胡及高胡演奏。


胡栢端于2018 年经公开招聘为香港中乐团助理指挥(教育推广),主要负责辖下香港青少年中乐团的指挥工作,多年来指挥及策划「传承•经典」音乐会。胡氏亦曾指挥香港中乐团2023 年澳洲巡演、学校文化日音乐会、「我们的Cantopop」音乐会及2022 年「苍龙引」社区音乐会等。

阮仕春
研究及发展部研究员、乐器研究改革主任
阮仕春
出身于香港建筑设计世家,曾攻读土木工程,1974年加入香港中乐团为创团演奏家,担任柳琴首席。至2003年起出任新设的「乐器研究改革主任」至今。
 
阮氏亦兼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文化部分会副理事长及国内外多间乐器厂顾问,1993年被聘为文化部「乐器改革专家组」成员及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2003年获香港艺术及发展局颁授「艺术成就奖(音乐)」。
 
三十年来参加乐团演出超过二千五百场,他用所有的工余时间,自费进行乐器的设计、研究及制作,至今已復原或改良的乐器有二十多种。例如復原制作了唐制阮咸、曲项琵琶、五弦琵琶、明式琵琶、秦琴等等,改革出双共鸣箱柳琴系列和阮咸先后获得文化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及1996年),阮咸系列则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2005年开始研发的环保胡琴系列,包括高胡、二胡、中胡、革胡及倍大革胡已开始在乐团使用。以復原古乐器和改良现代乐器开拓学术研究及表演艺术两个新的空间,影响中外音乐及学术界。
image
香港中乐团乐队学院常务副院长
阎学敏

着名敲击乐演奏家,敲击生涯已达 60 余年。香港中乐团乐队学院常务副院长。曾任中国中央乐团敲击乐师 22 年之久。于 1984 年加入香港中乐团。阎氏亦是中国打击乐学会副会长、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渖阳音乐学院及天津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并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及香港演艺学院任教,其弟子遍佈世界各地。半个多世纪以来,阎氏为中国和香港的敲击乐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匯集中、西敲击乐演奏、教学、创作、研究为一身,尤其是在演奏经验、曲目积累、继承传统、中西兼顾、发展创新等方面,有着独到的艺术造诣和文化底蕴。曾在世界四大洲数十个城市演出,受到各地观众、乐评、传媒等一致赞赏。 


阎氏所录制的发烧天碟《炎黄第一鼓》,是其敲击艺术的代表之作,畅销世界各地,成为发烧友和音响厂家测试器材功效的参考标准和试金石,更被美国着名音响杂志评为世界五大鼓手的演奏佳作之一。 


在 2009 年庆祝建国 60 周年之际,被《广州日报》誉为「向建国以来中国顶级艺术家致敬」者之一。2005 年获香港政府民政事务局颁发嘉许状予以表彰。1999 年荣获「香港艺术家联盟」颁发「香港艺术家年奖」。

image
客席乐团首席
沈诚
image
客席乐团首席
张重雪
image
客席乐团首席
严洁敏
香港中乐团演奏家排名按笔划序。
弦乐组演奏家座位次序,均採用定期轮流方式(首席及助理首席除外)。

○ 首席
◆ 助理首席
◎ 署理首席
◇ 署理助理首席
▾ 兼教育主任
□ 特约乐师
★ 新加入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