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魅力不仅是缤纷灿烂、摩登时尚的都会风情,还有那传统怀旧的隽永风味。乐团秉持「立足香港,面向世界」的信念,与香港作曲家联会携手合作,演出多首香港作曲家的作品,包括陈永华的《八骏》、曾叶发的《思贤曲》及本地作曲家陈锦标、陈明志、郭亨基、张珮珊、林兰芝以香港为题材的新作。穿梭传统与现代的光影岁月,糅合东方与西方的香港精神,与你同心细味香江情。
一) 各曲所选用的标题,都至为清晰、明确,而且很具象,内容都聚焦香港,并无丝毫暧昧,亦不抽象。即使是曾叶发相对较为「抽象」的《思贤曲》,曲意其实亦清晰明确。
二) 各位作曲家都为自己的作品写出很清晰、明确的乐曲解说。这三点甚至可以说是这场音乐会选奏的乐曲共通之处,前两点对即使是首次欣赏这些作品的观众而言,看来都是很好的指引,不会在欣赏时迷失了方向;然而,第三点的「共性」,则让我们相信各人既有相同之处,但亦有相异之点;相同的是各人都对香港怀抱着一种「爱」的情感,相异的是各人尽管是在香港土生土长,或长时间在香港生活,但各人成长的家庭、小环境,各人所受的教育,各人生活的圈子,都难免有所不同,为此,各人在作品中灌注其中的感情,要表达的内涵,便必然会有所不同。
同时,不可不知的是,追求创意、创新,始终是具有「野心」的作曲家的「天职」,各人尽管採用明确、清晰且具体的标题,还写有详尽、明确的乐曲解说,但往往都祇是涉及乐曲的表象,现代的作曲家岂会祇满足于用音乐来描写表象的东西呢?那可是用文字、照片、语言更容易做得到的事;为此,欣赏今晚的乐曲,便应尝试从深化表象的感受,进入音乐的内层,去感受作曲家在音乐中要表达的内在感情,内在精神。也就是说,每位作曲家都会各师各法,採用不同的作曲手法,不同的音乐表达方式,以求藉着表象的营造来传达内在的感情、精神,甚至独特的讯息。
要能进入这些对大多数听众来说,可能仍祇是第一次欣赏的乐曲内层,对生活在香港的听众来说,应会容易得多。这一方面是对主题聚焦于香港的音乐所描写的表象已有一定认识,甚至已深有共鸣,另一方面是作曲家内层要传达的情感与精神,同样亦会是香港人深有共鸣的,甚至可能已成为集体回忆的情感;为此,祇要能对这些乐曲的表象作出充份的理解,在欣赏前细读一下各个作曲家的背景,各人所写的乐曲解说,欣赏时放下一切,祇专注于音乐中(世界出现手机此一「魔鬼」后,很多人已不易做到这一点了!这并非「笑话」),便不难从标题、解说中进入音乐中的内层去……
这首作品灵感来自西贡区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壮丽的六角火山岩柱及围绕它们的海岸。这些奇特的岩柱与海浪为伍,几百万年来屹立不倒,实在令人嘆为观止。这首作品是以岩柱的视觉去感受海浪翩翩起舞的节奏和澎湃的动力。乐曲首先由中阮及大阮奏出富动感的节奏,好像海浪从远处慢慢漂来。然后分别由新笛、中音管及中音笙奏出流畅的旋律,其他乐器慢慢逐一加入,音量也愈来愈响亮。过程中,清楚感受到海浪稳定的节拍及其一浪接一浪的起伏。到后来低音唢吶及大鼓加进来时,乐曲已是汹涌澎湃。整个渐进过程维持约六分钟,配器上以低音大锣重重的一击标志着乐曲到达其最高潮。最后,音乐以一分钟时间慢慢减弱结束,好像黑夜降临,不再看到海浪的身影。
-陈锦标
「世上多乐土,不如家园好!」香港作为一个中西文化合璧的实验场域,百多年来,早已将中西文化融合和超越,形成了自身发展的规律。香港的前卫与节拍、吵闹中的团结,以及在高效率中包含着不规则;其灵活拼搏与创造力,使其能适应环境的转变,成为持续向前发展的巨大动力与精神,就像红白蓝胶袋一样,纵使几经磨损但不减坚靱。此曲以香港开埠早期流行语「鬼叫你穷呀,顶硬上!」为主调,分为「狮子山下相遇上」、「穷则变、变则通」、「没有菠萝的菠萝包」、「排队我最赞」、「风急雨骤自纵横」五部分,透过各声部乐队所营造的突变、渐变、多变的织体以及多元文化的音声,展现香港人高度的适应能力、华洋共融发展,以及永不放弃的精神与无穷活力。
-陈明志
「大排档」是一个极具特色的食物摊位。大排档随着我们一同长大,可算是香港最有特色的一种文化。而我写这曲的第二个原因,是希望推广香港这个独特文化。
本曲宗旨不是要描绘车仔面食的故事,虽然车仔面很平民化,但它的内在文化绝不简单。作曲家希望通过民族音乐各种器乐的丰富表现力去体现香港人对食和事的讲究、追求及灵活多变。
-张珮珊
乐曲在素材的运用上,会选用强烈的节奏来代表「打醮」期间的广东手托木偶粤剧。音乐特色则保留广东音乐的特点,例如:音色清脆明亮,旋律流畅优美,节奏活泼欢快。除了保留传统音乐的特色之外,作曲家加入了不规则的节奏型,使器乐和打击乐有紧凑的对答,代表这隆重的庆典。
-林兰芝
香港有今天的发展实有如马匹,精神抖擞,向前奔驰。古有八骏,今日的香港亦有其现代版,愿香港精神,冲出一切险阻,向目标稳定进发,夺得锦标归。
- 陈永华
* 「香江华采」委约创作作品之七,于 2006 年由香港中乐团委作,费用由「CASH 音乐基金」贊助。于 2007 年 5 月于「香港中乐团名家篇 — 王东•葛继力」音乐会中作首演,指挥阎惠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