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周凡夫
如何去理解这套世界首演,以「周秦汉唐,穿越香港」为主题的原创音乐,会是让人悬念的事。事实上,很多人对首演新作存有不易理解的抗拒心态,那亦是可以理解的事。音乐是以不易掌握的声音作为表达媒体的艺术,本质上已很抽象,对音乐的理解便往往要以过往的经验来加以「解读」;然而,作曲家却多是「不满现状」,最喜天马行空之辈,大家一直以来对音乐体会的经验,很多时也就难以对这些作曲家的新乐曲发挥作用了,抗拒新作品的心态便慢慢形成。
就这套作品的命题来说,是两个很清晰的意念的结合,一是「周、秦、汉、唐」这四个让中国人感到自傲的朝代,那是建立中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朝代;另一是「穿越香港」,也就是时空穿越的意念。以现代人的观念感情回望中华民族这四个辉煌朝代,都具有「开放、交流、多元融合」的特性,也就发挥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效应,那亦正是成就今日香港这座「中西交匯国际大都会」的重要元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亦好视之为这两个意念结合而成的命题主旨,这套由四首乐曲组成的大型作品的中心内涵。
大海浩瀚源自能纳百川之水,祇有能不断包容来自各方各面的能量才能不断壮大,这是很易明白的道理;周、秦、汉、唐得以成为盛世,亦在于能海纳百川,多元融合,但当今之世,这却成为又一知易行难之事。香港中乐团四十年来,唯才是用,乐团成员(包括乐师、指挥及行政人员)来自大江南北,五湖四海,为此,「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亦可说是成就今日香港中乐团能手执业界牛耳的重要原因,委约这套作品作为为乐团四十周年乐季开幕之庆,也就自有深义了。
其实,这套作品的委约,同样突出此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主旨;四首乐曲分别邀请四位来自不同国家的作曲家谱写,创作《周溯》的周熙杰来自马来西亚,二胡与乐队《秦思》是中国作曲家程大兆所作,笛子协奏曲《汉行》是德国作曲家老锣(Robert Zollitsch)所写,而压轴的《唐响》则是本港作曲家伍卓贤的作品。四位作曲家各有不同的成长文化背景,对中国歷史文化亦各有理解,甚至对中国民族大型乐曲的创作手法、理念都各有不同,这亦较易产生各首乐曲艺术创作要有的变化对比效果;然而,艺术创作很重要的另一元素,变化对比之外却仍要有连贯统一;为此,这套新作品的诞生,还特别邀请了国家一级导演陈薪伊,化身为「穿越者」,以「她的方法」带领观众顺畅地穿越于不同朝代,穿越于现实与歷史之间,务求能有一个整体的连贯统一效果。
人之本性便有不断求知,对新事物不断探索,对未知处不断探险的精神,今日的音乐体验根本便是过往不断求知、探索,和探险下,长年累月积聚下来的成果,此成果要继续壮大,便须继续增加在音乐上的新体验,欣赏今晚这套世界首演新作,正是要增添音乐新体验,同时增加生命正能量,让人生大道变得辉煌的良机。那就请仍一如既往,欣赏新的音乐作品首演时,争取首先仔细看看有关作品的文字介绍,再放开心怀,以海纳百川的心态,走进音乐的探索之路,就必然会有增值的辉煌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