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乐季

显示月历
音乐会一览

名家名曲

周秦汉唐 穿越香港

香港董氏慈善基金会 全力支持

日期/时间
23-24/9/2016
晚上 8:00
地点
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
票价
$100, $160, $260, $390
指挥
阎惠昌
演出者
穿越者:陈薪伊
二胡:杨雪
笛子:孙永志
演出:音乐事务处香港青年中乐团、香港少年中乐团
备注
顾问:乔建中、王双怀
服装设计:朱俊
舞美设计:季乔

周秦汉唐 穿越香港

中西交匯 走向辉煌


香港中乐团迈步进入40乐季,开幕音乐会特别策划一个「周秦汉唐  穿越香港」的主题音乐会,周、秦、汉、唐这四个朝代是中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朝代,周的「周礼、周易、诸子百家…」、秦的「文字、度量衡与天下大一统…」、汉的「出使西域,连接世界…」、以及唐的「开放多元,繁华鼎盛…」。回顾歷史的轨迹,却让我们发现香港这座「中西交匯的国际大都会」恰也折射了中华歷史最辉煌朝代的「开放、交流、多元融合」的特性。40乐季开幕音乐会特别邀请四位来自不同地方的作曲家谱写乐曲,体现世界民族的融合与多元。来自马来西亚的周熙杰,以《周溯》*来想像礼乐文明,从两周的分合回想香港现代的启示;中国一级作曲家程大兆的二胡与乐队《秦思》,以现代人的角度反思大秦帝国的兴亡成败,写下对两千年歷史的冥想;德国作曲家老锣的笛子协奏曲《汉行》,谱出张骞一路西行,开拓丝绸之路的探险旅程;香港作曲家伍卓贤的《唐响》*,以「新音乐」再现其艺术无分界的盛世辉煌。乐团特邀国家一级导演陈薪伊化身「穿越者」,带领观众于现代与歷史之间穿越,体验周秦汉唐歷史盛世给我们今天的啓示。终曲香港青年中乐团与香港少年中乐团的共同参与,彰显华夏文化世代的薪火相传。


*此作品于2016年由香港中乐团委约,费用由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辖下的「CASH」音乐基金贊助。

讲座

香港中乐团为配合第40乐季开幕音乐会「周秦汉唐 穿越香港」,除于饶宗颐文化馆设立专题展览外,更举办专题讲座,让大家更理解周秦汉唐音乐及文化。
乐团诚邀陕西师范大学歷史文化学院王双怀教授以「周秦汉唐音乐的时代特徵」,从音乐文化的角度讲述周、秦、汉、唐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分析不同时代音乐所表现出来的特徵。
而香港着名乐评人周凡夫先生「从周秦汉唐出发」,分析周秦汉唐的音乐概念和这次音乐会的关系,香港中乐团驻团指挥周熙杰先生更会分享他为音乐会创作的新作品,以周朝作创作主题的《周溯》。

  • 18/9/2016 | 下午3:00
  • 饶宗颐文化馆中区演艺厅
  • 讲者:王双怀、周凡夫
  • $80, $60 (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及香港中乐团会员)
  • 报名及查询:3185 1647

饶宗颐文化馆展览

  • 15/8-10/9/2016
  • 饶宗颐文化馆中区G座地下

香港文化中心展览

  • 10/9 - 24/9/2016
  • 香港文化中心大堂展览区

节目

周溯*(香港中乐团委作/世界首演)
周熙杰

二胡与乐队  秦思 (香港中乐团委作/世界首演)
程大兆    二胡:杨雪

笛子协奏曲  汉行 (香港中乐团委作/世界首演)
老锣    笛子:孙永志

唐响* (香港中乐团委作/世界首演)   伍卓贤

*此作品于2016年由香港中乐团委约,部分费用由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辖下的「CASH」音乐基金贊助。

先行增值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周凡夫


如何去理解这套世界首演,以「周秦汉唐,穿越香港」为主题的原创音乐,会是让人悬念的事。事实上,很多人对首演新作存有不易理解的抗拒心态,那亦是可以理解的事。音乐是以不易掌握的声音作为表达媒体的艺术,本质上已很抽象,对音乐的理解便往往要以过往的经验来加以「解读」;然而,作曲家却多是「不满现状」,最喜天马行空之辈,大家一直以来对音乐体会的经验,很多时也就难以对这些作曲家的新乐曲发挥作用了,抗拒新作品的心态便慢慢形成。


就这套作品的命题来说,是两个很清晰的意念的结合,一是「周、秦、汉、唐」这四个让中国人感到自傲的朝代,那是建立中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朝代;另一是「穿越香港」,也就是时空穿越的意念。以现代人的观念感情回望中华民族这四个辉煌朝代,都具有「开放、交流、多元融合」的特性,也就发挥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效应,那亦正是成就今日香港这座「中西交匯国际大都会」的重要元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亦好视之为这两个意念结合而成的命题主旨,这套由四首乐曲组成的大型作品的中心内涵。


大海浩瀚源自能纳百川之水,祇有能不断包容来自各方各面的能量才能不断壮大,这是很易明白的道理;周、秦、汉、唐得以成为盛世,亦在于能海纳百川,多元融合,但当今之世,这却成为又一知易行难之事。香港中乐团四十年来,唯才是用,乐团成员(包括乐师、指挥及行政人员)来自大江南北,五湖四海,为此,「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亦可说是成就今日香港中乐团能手执业界牛耳的重要原因,委约这套作品作为为乐团四十周年乐季开幕之庆,也就自有深义了。


其实,这套作品的委约,同样突出此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主旨;四首乐曲分别邀请四位来自不同国家的作曲家谱写,创作《周溯》的周熙杰来自马来西亚,二胡与乐队《秦思》是中国作曲家程大兆所作,笛子协奏曲《汉行》是德国作曲家老锣(Robert Zollitsch)所写,而压轴的《唐响》则是本港作曲家伍卓贤的作品。四位作曲家各有不同的成长文化背景,对中国歷史文化亦各有理解,甚至对中国民族大型乐曲的创作手法、理念都各有不同,这亦较易产生各首乐曲艺术创作要有的变化对比效果;然而,艺术创作很重要的另一元素,变化对比之外却仍要有连贯统一;为此,这套新作品的诞生,还特别邀请了国家一级导演陈薪伊,化身为「穿越者」,以「她的方法」带领观众顺畅地穿越于不同朝代,穿越于现实与歷史之间,务求能有一个整体的连贯统一效果。


人之本性便有不断求知,对新事物不断探索,对未知处不断探险的精神,今日的音乐体验根本便是过往不断求知、探索,和探险下,长年累月积聚下来的成果,此成果要继续壮大,便须继续增加在音乐上的新体验,欣赏今晚这套世界首演新作,正是要增添音乐新体验,同时增加生命正能量,让人生大道变得辉煌的良机。那就请仍一如既往,欣赏新的音乐作品首演时,争取首先仔细看看有关作品的文字介绍,再放开心怀,以海纳百川的心态,走进音乐的探索之路,就必然会有增值的辉煌收获了!

第40乐季开幕侧记

谱写周秦汉唐歷史文化的壮美乐章——香港中乐团第40乐季开幕侧记

王双怀


香港中乐团致力于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39年来开拓进取,成绩斐然。当第40乐季来临之际,又举行了「周秦汉唐 穿越香港」音乐会。这项活动是香港中乐团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件大事,必将载入中国音乐的史册。

周秦汉唐是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曾创造出灿烂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我们现在虽然生活在信息化时代,但周秦汉唐文明对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香港中乐团立足香港,在不断传承中国当代民乐的同时,着手发掘中国古代音乐精华。「周秦汉唐 穿越香港」音乐会便是以音乐的形式展示周秦汉唐歷史文化的创举。

「周秦汉唐 穿越香港」音乐会由《周溯》、《秦思》、《汉行》、《唐响》四个部分组成。马来西亚作曲家周熙杰创作的《周溯》以钟、鼓、埙等乐器,追溯周代温文尔雅的礼乐文明。中国作曲家程大兆创作的《秦思》以二胡为主要乐器,反思秦朝统一、强盛到衰落的歷程。德国作曲家老锣创作的《汉行》以雅笛为主乐,表现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闢及其伟大意义。香港本地作曲家伍卓贤创作的《唐响》则诸乐齐奏,彰显了唐代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进步性。

九月二十三日,「周秦汉唐 穿越香港」音乐会在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举行首演。香港特别行政区前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及现任民政事务局局长刘江华等莅临会场,来自各地的观众座无虚席。美妙的音乐将人们的思绪带到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二千二百多年前的秦朝、二千多年前的汉朝,又带到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每个曲目都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二十四日的第二场演出,观众们同样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这表明音乐会确实获得了圆满成功。

「周秦汉唐 穿越香港」音乐会有几个显着的特点:一是角度新颖。从香港出发,用音乐诠释周秦汉唐,让「穿越者」引导观众欣赏音乐,领略周秦汉唐时期的歷史和文化;二是开放包容。面向全球聘请着名作曲家、演奏家和歷史顾问,组成强大的创作团队和表演阵容,融古今中外于一炉,从根本上保证了音乐会的品质。三是精益求精。作曲家周熙杰、程大兆、老锣、伍卓贤皆一时之选,仍数易其稿;指挥家阎惠昌先生名重乐坛,仍带领乐队反復排练;演奏家孙永志、杨雪等也表现出很强的敬业精神。正因为如此,音乐会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为香港中乐团第40乐季开了好头。

宣传片 3
宣传片 2
宣传片 1